作者:
lunyen (小書)
2014-06-17 11:40:49你如果是民國67年底 而不是1967年底的話
那麼我們應該是同屆的
那時候其實國文作文多半已經不怎麼是論說文了
我們同年那屆高中聯考
83年省聯 假如我再是國中一年級學生
83年北聯 一場及時雨
前公子陳致中當年栽在這題上 只拿了10分 掉到第三志願成功高中
據說他寫成雨的抒情文
而不是閱卷老師所要的 "從具體現象 衍生到 雪中送炭"
所以如果你說作文涉及到閱卷者的主觀 那我比較能接受些
不過我反而覺得 不只是國文 各科如果光考選擇題 反而也有很大問題
※ 引述《aitt (喜歡美食與運動(M))》之銘言:
: 這次會考最大民怨在於作文列為優先排序,可以說是'作文定江山'
: 教育部的藉口或許是現在學生的國文,作文能力太差,所以要這麼搞,
: 但在我看來,恐怕是國文霸權主義的復辟.
: 猶記得小時候,講台語要罰錢,老師還鼓勵同學踴躍檢舉,印象中我還被罰了不下50元,
: 高中聯考那年,國文一科就佔掉700分中的200分,作文早期更高達80分,
: why? 國文霸權主義恐怕才是主要原因,偏偏這樣的主義讓台灣學生在聯考中
: 比較難與外省學生競爭(國文與作文通常是外省學生佔優勢的科目)
: 而原住民,僑生有加分權,主因也是他們國文比較差,難考高分,所以加分彌補
: 我還記得該年北聯連泰山都沒上,敗就敗在國文這科.作文才拿12分.
: 不只如此,小學時老師就逼我們背課外唐詩,國中時還要準備一本論語,
: 還要抽背,其他科的老師有這麼認真就好,現在呢?
: 會考又把作文列優先排序,以後也不打算改變,這說明了什麼?
: 說明了馬政府一心只想讓國文霸權主義復辟,什麼作文,國文能力差,
: 這都只是藉口..
作者: shizz (吃不到羅蔔的驢子) 2014-06-17 14:57:00
一場及時雨 跟 一場雨 意義本就不同 國文能力很大一部分是能夠解讀文意 並做出內發式的判斷 可以說是各學科的根本少寫了: 判斷後 還要能夠用清晰簡潔的語文能力表達自己想法是一整個思考啟發內化然後轉化為自己的想法 加上表達能力的訓練 所以我覺得國文能力好 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