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今天在女板也回了一篇保險的問題
就讓小的轉一下
保險的本質其實就是透過繳保險費的方式
集合大家的資金,於風險發生時及時得到經濟上的補償
根據陳雲中教授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際P16,保險之意義如下:
「保險者,乃為處理可能發生的特定偶然事件,透過多數經濟單位
之集合方式,並以合理之計算為基礎,共醵資金,公平負擔,
以確保經濟生活之安定為目的之一種持續性之經濟制度。」
保險商品發展至後來,有許多儲蓄型,投資型商品
為了要引起消費者購買的意願,才會發展出這種好像不是以保障為目的的商品
這一類的商品在保費的計算以及分紅,保險金的結構都比傳統型純保障
的商品來的複雜,要深入了解可能會比較不容易
購買保險,對於一般人而言確有其必要性
但我個人的消費習慣來說是要在負擔的起的範圍內購買
這一部份每個人心裡所認為的"負擔的起"的認知都不太一樣
各種類的保險其目的性功能性也不一樣
傳統純保障(就不是拿來投資,儲蓄,滿期還可以領回的這種)的商品分為數種:
1.壽險:壽險常被拿來當主約搭配保障其他風險的商品
壽險通常是身故及全殘才能領到保險金
所以終身壽險的保額通常是以喪葬費用來抓其保額
定期壽險通常就是用來解決階段性責任問題
例如子女的教育費,生活費,貸款...等
2.意外險:以職業計費,因意外造成的殘廢問題
意外醫療的部分就是用來補償因意外產生的醫療費用
要注意的是要符合非因疾病產生的意外損失
3.醫療險:就是補償因疾病產生的醫療費用,或健保無法給付的醫藥費用...等
4.癌症險:補償因癌症所產生的醫療費用
現今的壽險市場可能還有其他的純保障商品也說不定
但很多人可能會搞不清楚究竟需不需要購買
附上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網址
http://insprod.tii.org.tw/database/insurance/query.asp
如有業務員向您推銷保險時,您可藉由這個網站
去查詢該保險商品的保險條款
個人認為保險業務員說得天花亂墜
還不如您親自確認其商品內容,理賠項目,保障內容等等
自己先了解這個商品到底是在幹嘛,因為現今的保險商品
商品名稱很多也看不出這到底是在保什麼
如有不懂的地方再去詢問確認
這其實跟出國自助旅行有點像啦
購買之前就是最好自己要做足功課
買保險就只是買個無後顧之憂,事情真的發生了的話
自己究竟有沒有能力負擔這風險罷了
但我想除非您很有錢啦,不然保險還是買一下比較好
最後,我也不是保險業務員,不要說我在推銷
也不要找我買保險
※ 引述《qaz442002 (努力賺錢)》之銘言:
: 前陣子朋友幫我配的醫療險+意外險約2500
: 當時有跟他說可能8~9月才開始買
: 但我明年還有學貸要還
: 我一個月薪資25k,扣掉房租8k,然後存10k,剩7k
: 7k花在吃的跟電話費,吃的部份我想應該不會花太多
: 因為如果有工作的話可以吃公司
: 如果再花2500買保險可能就比較沒辦法存到10k
: 我的學貸只辦過一次延繳,當時是因為當兵
: 如果可以再申請一次的話,我就比較輕鬆一點了...
: 各位薪水跟我差不多的,你們有幫自己買保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