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發] 台灣畸形的教育文化

作者: pianoboyx (冥人艾克斯)   2016-05-04 00:15:01
看到某位熱心教育議題的議員的臉書,底下一堆學生留言,寫到讀書的時刻表,學校的讀書時間加上補習班的讀書時間,快接近十二小時了,也快要讓學生精神分裂了。
讓我想到我在大學圖書館查到的教育資料,傳統的中國教育文化的資料。古人的傳統的學校教育是配合科舉考試,那時候朝廷的選拔人才就是以科舉考試來決定。
那時候的讀書人是為考試而死讀書,是求職當官光宗耀祖,而不是追求知識,那時候幾乎以都是以考試來決定人才,考的好就上榜,考不好就落榜,鄉試、會試、殿試、等等,幾乎讀書人整個一生都是準備考試,過多考試限制住個人的思考力和想像力,也限制住個人成長空間。
我想也就是這個考試文化,只注重讀書人的考試好不好,而沒有注重為人和操守,也造成了一大堆貪官污吏。而「萬般階下品,只有讀書高」這個錯誤的教育觀也因此而生。然爾台灣繼承中國的畸形教育文化,不斷的循環,才會有國中生、高中生、高職生這樣快到接近12小時的讀書考試情況。
而台灣傳承中國的傳統儒家教育,傳統的儒家教育只重品格和知識,不重視體能和技術,為甚麼不重視體能和技術?因為那些儒家相關的書沒有寫到體能和技術的方面。
於是就這樣傳承下來,台灣的國中和高中、高職的體育課、音樂課、美勞課常常用來作國英數相關知識的課目的考試,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認為教育觀念要改成品格為核心,知識、技藝、體能放次等,次等相目要看學生的屬性,老師要學會因材施教,學生的屬性是知識,老師要引導他走向知識份子的路,學生的屬性是技藝,老師要引導他走向技術人員或藝術家的路,學生的屬性是體能,老師要引導他走向運動員、舞蹈家、格鬥人員。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知識、技術活用於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經驗、職場上的實務經驗,而不只是拿來在考試上求高分以及競爭誰分數高不高。拿我的例子來說,在我高職求學的過程,在英文學科的方面我比較擅長,追根究底,就是在日常生活我有在聽一些英文歌,唱一唱英文歌詞順便用字典查歌詞單字的意思,在這樣情況下訓練聽力以及增加英文新知,讓我在英文方面有大大的進步,所以在每次考試上拿下高分。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英文,就是實用、活用、有樂趣,不像在課堂唸唸教科書那樣的死板而無趣。這跟美國教育學家杜威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很
類似。
教改 ,不只有體制要改,錯誤的觀念也要改,錯誤的文化也要改,最重要是反省自己的錯誤,進而改革自己的錯誤,想方法修正錯誤,方法不對,就換,換到對為止。
關於體罰的話題 ,第一代教育家孔子說:有些人天生就知道,有些人通過教育才知道,有些人通過處罰才知道,最後他們都知道了。我認為這個道就是待人處事之道。
我認為適量的學習,適量的考試,適量的休閒育樂,有助於學生身心健康 ,超量的話,會使身心扭曲。
作者: fukmar (fukmar)   2016-05-04 00:27:00
學生真的很可憐 根本就是考試的奴隸
作者: BerITh (戀愛修理亮)   2016-05-04 00:29:00
好可怕 從我在念書時問題就存在 20年過去惹 好像也沒變
作者: forsakesheep (家裡蹲魯廢肥宅)   2016-05-04 01:02:00
你要不要看看六藝是什麼……既然你英文不錯,看看這個吧https://youtu.be/54EpTVvm00Ahttps://youtu.be/54EpTVvm00A
作者: bluerain0958 (鬱雨)   2016-05-04 07:33:00
台灣畸形的文化可多的勒
作者: kissa0924307 (瓦斯來一桶)   2016-05-04 08:18:00
而且學了一堆 真的能當一技之長 養活自己的卻沒學到
作者: sangoking (挖洞兼補刀)   2016-05-04 09:11:00
家長問題最大 學校為了招生根本被家長綁架 先請這些學生回家鬥一下他爹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