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必需說的是臺灣的技職教育越走越偏,
一整個失敗,沒有太多的專門學校對專業的養成,
也沒有很好的證照制度,造成技職的偏頗。
德國日本在這方面專職養成教育真的比我們好太多。
專業除了實做外,基本理論的理解相關專業的知識理論獲取,
會讓你的專業更豐富,對專業的脈絡論述更清楚也是一種『讀書』,
這個大概是專業裡『匠』跟『師』的分別。
第二我們老是尊敬讀書人,對他們無聊的特別尊重,
然後又希望他們為人師的要為”人格者”,我每次看到這個都笑了,
為何這些人要符合你們的期待,他們有只是在某一個領域有專業而已,
過渡的尊重期待可以免了。
另外一般人對其他專業的分工的尊重並不多也是真的,
家裡請水電技術人員來時看到收費,請人設計東西看到報價時,
剛開始會覺得貴,但是自己做不來的就是別人的專業,
先不講他們專業的養成時間投入成本只講人性,
當你希望自己的專業被尊重,所以就得尊重別人的專業。
讀書意味著的是各式各樣的學習,不要窄化讀書的意義,
從學習裡我們最基本的要學會了。
對 “多元不同意見的尊重””對彼此專業的尊重”,
不是去貶低對方才會顯的你高,
懂得去欣賞及拉抬別人,會讓你更高。
*亂入:阿姨年輕不懂事的放生了MIT管學院畢業生~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