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明顯沒研究過的亂七八糟說法都吃光,2014年版本的國土防禦部隊,
早就整編而且變成機步/摩步單位,我是看不出來和其他正規軍裝備或訓練差在哪裡,
頂多就是包含比較多2014年的老兵(但是其他正規軍這七年來也有很多)。
回到標題,其實昨天有一篇RUSI的研究員寫的推特串,
是整理一些他和其他學者先前訪談烏軍大量官兵,所得出的結果,
目前細節還沒有公開發表是因為或恐被俄軍利用:
https://twitter.com/Jack_Watling/status/1522017525143416832
內文提及,烏軍的北約化改革其實還很初步,還沒有轉換為北約模式的職業士官團,
(他引述原文是昨天美軍將領說烏軍效仿北約建立士官團)
而且烏軍也持續有難以留下專業官兵的困擾,導致很多基層士官會離開
不過,烏軍在2014/2015有大量作戰過的人員,更老的甚至還有阿富汗老兵,
這些人員是分散在不同軍階,所以同個軍階有年輕菜兵也有滿等老兵。
此外,烏軍因為知道很難留下現役人員,所以更注重專精訓練,
導致後備軍人很高比例都受過比較高階的培訓,可以被動員使用。
另一方面,烏軍的軍官也保留著受過專精訓練的昔日戰友的資料,
當自己的單位被輪替到聯合作戰行動時(頓巴斯前線),就會進行動員,
並提供短期服役的合約。
(野豬騎士來喔~~~ (╬▼д゚)▄︻┴┬═一 )
換言之,從很多方面來看,烏軍是把原本屬於職業士官的位置,
轉交給士氣高昂且經驗豐富的後備軍人(而且不會有常見的紙本作業困擾)。
這導致烏軍有大量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兵,和新兵同階級且一起服役,
而且不是集中在特定單位,而是全軍各單位都是如此。
雖然烏軍確實非常熱衷於接受北約培訓(主要是英美加三國共同組織的訓練),
但是北約模式的重組其實在本次開戰前還只是最初階段。
所以這位學者認為烏軍的成果,不應完全歸因於北約的訓練,
而是既存在訓練的影響,更是肇因於從訓練延伸出的額外有效運用。
他認為烏克蘭的模式是有效排除了訓練時過度同質化的可能,
更趨近於芬蘭的軍隊,而不是北約,
他也提及如果芬蘭加入北約,可能需要探討北約練兵的方式未必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