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中央社看到金融時報的新聞後
直接去向USTBC和AmCham求證,所以又出了一篇更詳盡的報導
信函的內容非常直接犀利,也直指拜登政府目前對台軍售程序的問題
(評估台灣軍售把除了白宮國安會和國務院外的其他重要機關都排除,這點真的太誇張了)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205180014.aspx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17日專電)美台商業協會與台灣美國商會致函美國政府,對於美
國政府將不再支持不屬於「不對稱戰力」的對台軍售表達擔憂,擔心新軍售政策不僅未能加
速提升台灣嚇阻能力,反而嚴重拖緩整體軍售過程。
美國國務院政軍局副助理國務卿芮斯尼克(Mira Resnick)14日與美台商會(USTBC)及台
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會員視訊,說明拜登政府調整對台軍售政策。對於美方將終
止大部分不屬於「不對稱戰力」範疇的對台軍售,美台商會與美國商會於昨天致函芮斯尼克
表達關切。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與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魏立安(Andrew
Wylegala)在信函中指出,這項新軍售政策明顯聚焦於單一能力,主要僅用於因應全軍入侵
台灣「開戰日/登陸日」(D-Day) 的情境;其他不符合這個情境的裝備功能則將遭到拒絕
,當中還包含一些可以因應中國在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持續脅迫性的灰色地帶行動的項
目,或是台灣遭到封鎖時所需要的一系列海軍裝備。
商會擔心這種單一聚焦於「不對稱戰力」的台灣安全構想,不但沒有加速提升台灣的嚇阻能
力,反而導致政策被誤解,並且嚴重地拖緩整體軍售過程。
商會質疑,在對台軍售的正常審核程序前再加上一道預先處置(preempt)程序,僅由白宮
國安會及美國國務院來決定應該售予台灣的裝備項目,這種回歸到過去,甚至還對正常審查
程序新增阻礙的做法,對合理且及時地考量對台軍售不會有改善效果。
美台商會與台灣美國商會質疑,評估台灣軍售時,將美國的重要機關、台灣整體國防的建置
等排除在外,將會造成困擾,對台灣的結果也更不理想,甚或進一步減緩軍售過程。新的「
不對稱作戰」政策似乎排除這些關鍵要點,包括反潛或指揮及控制台灣領空等重大能力。這
些能力的缺口一旦被造成,之後便不容易被補足,對於台灣嚇阻或抵禦各階段衝突的能力,
將造成長期且巨大的傷害。這也減弱了台灣的防禦,使台灣更容易受害於中國有效的攻擊。
韓儒伯與魏立安質疑,新的對台軍售政策似乎是以美國決定台灣能負擔什麼項目來進行相關
成本評估,而不是基於台灣擬優先籌獲什麼項目。這也使台灣機關無法完全掌握其國防計畫
,以及國防預算的整體方向。相反地,台灣現在須接受所謂美方可接受的「不對稱戰力」,
以及其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新政策可能因為限制台灣執行自己的軍事理論,以及限制台灣發
展本土戰術、技術及程序的能力,而危害到台灣的防禦。(編輯:馮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