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
青年日報
強化野戰防空 美陸戰隊MRIC試射成功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520201
原文摘要:
「國防新聞」19日報導,美國陸戰隊日前成功試射「中程攔截能力」
(MRIC = Medium Range Intercept Capability)原型防空飛彈系統,
並成功擊中所有模擬巡弋飛彈的靶機。
陸戰隊副司令史密斯中將表示,MRIC具有陸戰隊急需的關鍵能力,可
望於2025年正式部署,強化陸戰隊執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
= Expeditionary Advanced Base Operations)的防空能力。
報導指出,陸戰隊司令柏格上將今年曾在國會聽證會中指出,近期
烏俄戰爭、2020年納卡衝突與敘利亞內戰均顯示,大型無人機、巡弋
飛彈等高科技武器已成戰場首要威脅,因此決定積極研發MRIC,並將
其納入「2030兵力設計」建軍計畫,用於強化陸戰隊遠征部隊的中短
程防空能力。
模擬飽和攻擊 命中所有靶機
為加快籌獲進度,陸戰隊選定曾赴美測試的以色列拉斐爾(Rafael)
公司「鐵穹」(Iron Dome)防空系統,將其發射器、攔截飛彈,
與陸戰隊新一代「地空任務取向雷達」(G/ATOR)與「通用航空指管
系統」(CAC2S)進行整合,
並於去年12月首度將MRIC原型投入實彈試射,成功命中靶機。
報導表示,為了進一步驗證MRIC的巡弋飛彈攔截能力,第二次試射
已於6月30日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靶場舉行。首先由G/ATOR鎖定目標
,將數據透過CAC2S傳送至MRIC後,隨後則發射多枚攔截飛彈,成功擊
中同一時間自不同方向、角度來襲,用於模擬飽和攻擊的多架BQM-177
靶機。
可望2025年服役
拉斐爾公司強調,這兩次測試結果,不僅展現「鐵穹」效能與作戰
能力,也顯示其能有效融入陸戰隊戰略架構。而《詹氏》網站也報導,
MRIC的成熟度已獲得美陸戰隊副司令史密斯中將的高度肯定,後續有
望於今年完成第三次測試後,正式進入撥款採購程序,並於2025年正
式服役,成為陸戰隊的新一代野戰防空保護傘。
心得感想:
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了野戰防空,採用以色列的「鐵穹」發射器和飛
彈,整合G/ATOR雷達和CAC2S航空指管系統,6月30日在新墨西哥白沙
飛彈靶場試射(第二次試射),迎擊多架BMQ-177靶機成功,
預計在今年進行第三次試射
(雖然美國陸軍的鐵穹測試比較早展開,但似乎限於初期驗證,沒有明顯
進度;在採購兩套系統之後,最近一次消息是2021,放在關島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