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三軍同溫層太厚 國軍變革路還很長

作者: jobli (十七歲的夢 七十也感動♪)   2022-08-14 23:12:01
三軍同溫層太厚 國軍變革路還很長
台灣軍事國防的問題時長期、深層且久遠的,這與台灣的軍隊並非源自本土而是中國有著
極大的關聯性,以下均以國軍代稱,同時分成多個軍種個別解析,也將根據軍隊內部、軍
隊與政府、軍隊與人民三方面各自存在的問題做論述。
陸軍問題一:困於名為大陸軍思想的桎梏
台灣的軍隊目前最大規模的軍種仍是陸軍,但陸軍的建軍思維仍停留在1960年代前,全國
充斥著「反攻大陸」的時空背景下,軍中仍是以「主力戰車」、「大部隊移動」、「密接
接地」、「大口徑火力壓制」等思維為主,未能完全擺脫黃埔傳統建軍時向俄羅斯學習的
思想,對新式武器與戰法有著強烈的抗拒。
陸軍問題二:凡事樂觀過頭
國軍至今的思想仍停留在老舊的推演模式,認為演習的最後一天得以將敵方在海灘包圍殲
滅,且演習時間極短,未曾思考一旦敵方成功上岸且擊潰防線後,陷入城鎮持久戰甚至是
山地游擊戰時的方法,舉凡民眾對防空避難所的熟悉度、地方用以維護避難所周遭治安的
民眾自發性武裝組織、地區醫療物資的掌握與配送、與原住民部落的連結及山區的備用物
資儲備點等等,導致國軍出現諸如戰甲車於海岸線齊射,火炮陣地在未有海空掩護及偽裝
的狀況下,列於海岸線射擊等過時且可說是愚蠢的狀況發生。
陸軍問題三:訓練陳舊且太多無用教條
目前國內的陸軍訓練及日常勤務仍著重於不外乎刺槍術、除草掃地等,但許多國家都以開
始教導其他戰場技能,諸如工兵鏟禦敵格鬥、在叢林如何自行製作工具野外求生、俄國搡
搏與巴西柔術格鬥,大量實彈射擊訓練等等,國軍卻仍舊處於極度陳舊的訓練體系,諸如
「五發裝子彈」、「氣刀體一致」、「步槍防空」等等不合時宜的訓練,而高層長官還對
此沾沾自喜,將其奉為檢閱時的高標準項目。
陸軍問題四:自欺欺人且愛畫大餅的心戰教育
現在戰爭講究科技戰與資訊戰,雖不可否認心戰教育的重要性,但國軍的心戰教育卻也是
一團糟,長官在台上口沫橫飛的說著虛幻的言詞、喊著可笑且過時的口號、掛著毫無說服
力的標語、卻連自己的核心思想都未能確立,對基層官兵來說,忠於國家、民族、血統等
都太過遙遠,他們要的是平靜的生活、真正有用的訓練、縱使戰死也能讓家人安心生活的
保障,他們要的不過是為了身邊的日常生活而戰,當人民看到領著高額退休俸的高階將領
,在軍中時對官兵頤指氣使,整天將可笑的迂腐陳詞掛在嘴邊,要求大家服從命令並忠黨
愛國,現在卻集體前往中國聆聽敵方宣傳,回國後卻未受懲罰,反倒成了民意代表,人民
有何想法,國軍官兵又會有何想法,這時的人們不僅懷疑起國軍的忠誠度,也會用歧視的
眼光看待國軍,而軍方高層卻未曾想過自己的心戰教育是否出錯,如此看來,國軍必會給
人不戰自潰的印象。
海軍問題一:建造方向舉棋不定
我國海軍在2000年前後開始發現中國海軍走向現代化與國產化之後,雖然也開始出現升級
與改變建軍方向的計畫,但海軍並非一般軍種,單一軍艦在海上擔負的責任可能是陸地上
的一個連或一個旅,且其造價昂貴、建造週期長,而我國參謀總長與海軍司令往往任期不
長,導致海軍對於「該建造什麼艦隻」與「需要哪些艦隻」容易朝令夕改,從著重單艘水
面艦作戰能力,轉向前幾年的小型艦隻狼群戰術,後又轉向目前的潛艦水下打擊,但對於
是大噸位可單獨作戰的重型潛艦、輔助水面艦隊的中型潛艇,亦或是以狼群行動,數量致
勝的小型潛艇,卻又尚未定論,一旦領導層更動或是政黨輪替,計畫是否又會夭折尚未可
知,而其中已投入的金錢與人力物資等是否又會浪費,而有了壓縮其他軍種經費卻又毫無
成果的狀況,進而為人詬病。
海軍問題二:後勤船隻嚴重老化與不足
我國海軍的艦隻雖無神盾艦,但其規模龐大,實力在世界各國也算前段,但我國的海軍後
勤能力卻極差,雖然有磐石艦、武夷艦等新式補給艦,又加上最新下水的玉山艦,但海軍
之後勤並非只有為前線輸送物資與醫療彈藥援助,還有許多如戰前行動的布雷艦、測定海
底地形與各項數據的科學考察艦、進行各項武器設備測試的大型實驗艦、反潛偵蒐等多功
能的艦載直升機、協助特戰隊或艦上人員登上其他船艦或的陸地的橡皮艇、避難時的救生
艇,以及前文所述的潛艦作戰最需要的潛艦救難與水下作業船隻,而這些都是我國海軍目
前極度缺乏的。
海軍問題三:內部欺瞞過多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海軍一向是最團結的軍種,畢竟出了海,在遠離家鄉且一望無際的汪
洋之中,船艦就是家,船員就是家人,但也因為如此,海軍內部即使開放,但各艘軍艦與
司令部三方彼此之間往往會成為小團體,如不久前敦睦艦隊所引發的群聚感染,因為無人
願意承擔責任,而導致相互推諉、疫調困難的情況發生,因為海軍不比其他軍種,雖然艦
長與其他指揮官無法面面俱到,可一旦出問題,往往要連帶受罰且整條指揮鏈被撤換,因
此這親密的關係反而成了相互串通、徇私包庇的主因。
空軍問題一:戰機規格不一
目前我國主力的戰機僅有三種,但戰隼戰機來自美國、幻象戰機來自法國、經國號則是國
產,但內部眾多後勤無法統一,雖然某些彈藥與燃油可以通用,但諸如電戰設備、引擎零
件、機身材料卻不一定能通用,如果碰上特殊設備或武裝更麻煩,例如法國多次拒絕我國
購買幻象專用的新式雲母飛彈,一旦我國的庫存消耗殆盡或是過期,是否會嚴重影響戰力
還未可知。
空軍問題二:專精項目難替代,出現戰力空窗期
我國三大主力戰機中,經國號擔任的是緊急攔截的空對空式空優作戰,戰隼因通用性高與
掛載量較大,擔任對地攻擊與電子干擾等多工任務,幻象則是我國爬升率最高且唯一的高
高空用三角翼戰機,但面對幻象逐漸老化、戰隼需輪番改裝的情況下,我國卻無取代這兩
款戰機的替代機,這段時間的空窗期勢必會讓防空部門承擔更多的壓力,而且一旦外島或
出海的艦隊有事,在部分戰力離開本土的情況下,空防漏洞勢必更大。
空軍問題三:空載運量不足
以國軍與我國體量地緣來說,目前的空軍運量的確足夠,但我國的情況與一般國家不同,
我國有距離敵國極近的領土(金馬),一旦敵方實施海空封鎖,卻又如先前塔利班政權對
美國採取的措施相同,允許規定時間內撤離想離開的民眾,在沒有海上運輸的情況下(需
考慮港口有可能被摧毀、禁用、布雷等阻止大部隊與重武裝出入的情況發生),國軍即使
徵用民機,是否有第一時間反應的能力?蓋徵用民機需要時間,而唯有軍用運輸機能實施
有效空投物資或特戰隊和撤離民眾與當地部隊的行動。
三軍通病一:年資大於能力
這項問題不僅在台灣,也不僅限於軍隊,但軍隊卻是這項問題最嚴重的組織,許多有能力
的年輕人不一定會受到提拔,而年紀較大者即使尸位素餐、碌碌無為,年資到了仍能優先
取得升遷權,這也是為何台灣幾乎不曾聽到「某某地區最年輕少將」、「有史以來最年輕
上校」等等的原因。
三軍通病二:同溫層過厚
軍隊相對於其他產業是較封閉的環境,但也因此讓軍隊內的同溫層過厚,不願意也難以與
其他國防相關人士(如學者)做交流,更嚴重的問題是,待在相同的環境,聽著逢迎拍馬
的言語與享受著阿諛奉承的舉止,使得高級將領安於現狀,忘了居安思危,看不見自己的
錯誤與決策的盲點,失去了軍人的骨氣,成為了腐朽且手握軍權的保守官僚,久了便造成
建軍方向錯誤、世代交替斷層、奸佞能上位、賢才被罷黜,軍隊的大多數弊病也由此而生
,同時也因此排斥改變,諸如美國海軍會讓士兵遠航時下海戲水,俄羅斯海軍會讓士兵在
北極海抓螃蟹來吃,但國軍就連釣魚或跳舞都會被認為是有損形象,為此高層非但不保護
基層,反倒是為了愚蠢的挽回形象而懲戒官兵,如此沒有擔當的將官,又怎麼能奢求軍隊
聽令效命。
三軍通病三:黃埔派系守舊獨大
不知是否有人想過,為何許多留學海外的軍官寧可賠償軍隊高額違約金,都不願意繼續待
在軍中,主因仍是來自黃埔勢力的坐大,現代軍事普遍認為普魯士帝國是現代軍事制度的
始祖,而其公認的三大遺產為:軍事學院、兵棋推演、總參謀部,而我國的問題便來自軍
校,內部環境封閉守舊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卻完美地繼承了黃埔的弊病,如用人唯親、擅
長內鬥、玩弄權術、巴結上位,導致整個中央指揮體系從上到下都只會靠關係、拉黨結派
、打壓異己、為了權力而鬥爭,進而使有能力的人才不願留下,留下者不是迫同流合污便
是被打壓如孫立人將軍,因此國軍至今仍給人封閉守舊的印象,社會上也對軍人多有貶低
與高要求,不像其他軍事大國出現的諸如將軍歌流行化、軍人穿軍服購買餐點、軍人在營
區休息時間一同遊樂等等。
三軍通病四:協調性不佳
如前文所述,我國官兵的訓練思維仍趨於保守,也連帶影響了協調作戰的能力,如美軍的
班長或排長等基層軍官士官,在第一線交火的時候,能夠準確以坐標方式呼叫支援,並在
極短時間內判斷是要高空轟炸、火炮壓制、對地攻擊、戰甲掩護、艦載飛彈轟炸等等,而
這是目前國軍官兵尚十分缺乏的三軍聯合作戰能力。
軍民問題一:雙方不互信
如前文所述,軍隊高層前往敵國聽訓的行為與多次欺上瞞下的事件,外加守舊的黃埔派獨
大,使得民眾對軍隊失去向心力與信任,進而使民間出現如「好男不當兵」、「人生可以
黑白,不能迷彩」等反對當兵的言論,因為軍隊內的機械式教條教育,會抹殺人的獨立思
考能力與創新想法,也導致許多軍人退伍後與社會格格不入,進而使部隊除了「優渥薪水
」這一條件以外,幾乎無任何可招募的誘因。
軍民問題二:民防薄弱
台灣是小體量的國家,幾乎不存在縱深或廣大的無人區,且城市密集又地形複雜,因此單
靠軍隊防守作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如烏克蘭、瑞典、瑞士、以色列等國一樣,仰賴民眾
自發性的抵抗與協助,但台灣民眾普遍對軍事不感興趣,亦不知道若開戰後該到何處避難
、領取物資、協助軍隊,更別說是協助維護治安、防守城鎮、敵後游擊等,主因仍是因為
國軍長期存在反攻大陸思想,認為自己是進攻方而非防守方,直到近20年來才開始逐漸改
變,卻又未在此方面增強力道,導致收效甚微,一旦正規軍潰敗或被牽制在某處,後果不
堪設想。
軍民問題三:後備教召迂腐
現在的後備教召,採取的是「次數少,時間長」的模式,但如果真的要讓一個人對一項工
具或技能熟悉,應該是「次數多、時間短」為佳,就如同一名狙擊手的培訓,並非一次射
擊完1000顆子彈,而是一次10顆子彈,分為100次進行訓練,且不可讓這些後備軍人覺得
是來度假的,應該排除大量體能訓練,轉而加強其對武器的保養與使用方法熟悉度,因為
真的上戰場,他們不需長時間長距離行軍,而是定點定區的支援與保護當地民眾還有後方
安全,為此需要的便是戰傷急救、武器保養、秩序維護、輕型與單兵武器的操作等等訓練
才是重點。
軍民問題四:未善用民力
軍方與執政者前期是怕叛亂,後來則是怕治安問題,台灣一直未開放民眾擁槍,但這並非
藉口,台灣幾乎沒有任何輕武器實彈射擊靶場,就算有也只是訓練奧運項目用的,台灣應
由軍隊設置附設靶場的軍事教育場,如同各縣市的大型運動中心,統一管控槍械彈藥,供
民眾能自發性的練習射擊與輕武器的保養維護,也能教導民眾戰傷處理、車輛保養、防災
防救的知識、定期開設一些課程供民眾學習,同時也能促進孩童與家庭的國防教育,而非
只是營區開放等老方法。
軍政問題一:改革不一致
如前文所述,軍隊是相對封閉的單位,但不代表不能改變,可是在台灣已經邁向民主化超
過二十年的現在,還會有一些上司以決定威權壓迫下屬的手段,如日前前空軍司令要求下
屬擔任私人看護照顧自己妻子的事情發生,這明顯體現出軍隊以上欺下、改革不全的問題
,不僅讓民眾對軍隊戰力體制堪憂,原本欲加入軍隊的新人也會望之卻步,更甚者甚至影
響全體國軍士官兵的心態,也為一些欺善怕惡的人設立了極壞的榜樣。
軍政問題二:為折衷而兩頭皆失
不可否認,目前的國軍已經比多年前改變了許多,但許多的改革與轉換,常因為可各方派
系的平衡而未能及時改變,諸如前幾任參謀總長均是海空軍出身,對於體制的改變明顯有
進展,但目前的參謀總長為較為保守的陸軍擔任,以致出現日前社會上所議論的「延長刺
槍術訓練時數」的風波,再再體現了軍隊改革不確實,令民眾感覺做事做半套的不良觀感
,也會讓人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這批軍隊到底是要改變還是保守。
軍政問題三:自主能力不足
國軍尚有一點即是武備的自主生產能力不足,雖然我國在輕武器與自制防空飛彈等方面的
研製有一定成果,但諸如海軍的垂直發射系統與神盾雷達、空軍的各式飛彈與戰機引擎、
陸軍的自走火炮與戰甲車,以及我國主體戰略強調的不對稱作戰所需的單兵防空與反戰車
武器等等(紅隼雖能對付一般戰甲車,但對付主力戰車仍稍顯不足),對此只能希望未來
國軍能如同法國與瑞典一般,達到完全的國防自主與軍備自產,如此才能讓我國的軍隊在
戰時不至於有彈藥斷供的危機,同時還能減輕後勤整備的壓力與降低複雜度,使生產線能
達到如美國雪曼(Sherman)戰車般的標準化、通用化、成本降低化。
但整體來說,國軍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裝備與訓練紮實與否,而是訓練的項目與方式是否正
確,以及民眾乃至整個社會對軍隊的看法與既定印象,外加最大的體制思想問題,為此國
軍的變革尚有漫漫長路要走,而這不只是國軍的事情,畢竟國防問題是屬於這片土地上所
有人的責任,願國軍保家衛國的同時,我們能在後面成為其堅實的後盾,共同改革,讓國
家與我們這個世代的未來,邁向下一個更加美好的時代。(本文為國立金門大學通識教育
中心兼任副教授曾建元民國110年度第2學期開設之《金門戰史與兩岸關係》課程報告。)
※作者為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學生
===
如果不說是金門大學觀光系的報告,我差點以為是本板板友作的懶人包...
作者: tank20050405 (a10tank)   2022-08-14 23:26:00
通識報告?這以一學期算可以吧?
作者: c33uviiip0cp (笨呆愚蠢大四喜)   2022-08-15 04:15:00
光陸軍演訓就知道錯誤百出了,看看新光部隊的演訓對台灣部隊的評價就完全不同。
作者: LeMirage2000 (幻象高高飛)   2022-08-15 07:52:00
戰機分工沒錯吧...而且換機本來就有難度也都要時間訓練,民航換飛機也不能直接上啊,除非你整個國家就一種型號。
作者: lanlanlu5566 (懶懶路)   2022-08-15 08:41:00
關於民防、民力這問題分析得很好,我真的不知道萬一明天開戰民眾要怎麼辦,而民間的專業和資源要怎麼妥善利用以達到功效,真的不知道
作者: totenkopf001 (骷髏)   2022-08-15 11:01:00
這種就是典型出一張嘴,不過通識這樣不錯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