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臺灣砲兵的未來

作者: 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   2022-08-27 18:47:52
那個...想要發個文,但不是回Ryan的文,
回他的文沒有意義。
主要是他提到『管式火砲生存率太低』這點可以討論一下,
或者讓大家知道台灣砲兵的困境。
這算是烏俄戰爭帶來的影響吧...
在這之前比較懂軍事的都知道砲兵在台灣戰場有主導戰局的力量,
但是大眾與論上還是阿帕契好棒棒!艾布蘭好棒棒!
沒有這場烏俄戰爭,砲兵話題很難展開...
※ 引述《ryannieh (Ryan)》之銘言:
: 為什麼說臺灣的管式火砲生存率太低呢?因為列放及撤收時間太長,射程太短,缺乏數位化,相對於導引火箭容易被反砲兵雷達定位,戰時還有可能被干擾通訊而無法發揮作用。這些問題,有些短期內可以靠數位化商規解決方案來處理(例如類似烏克蘭用的GIS Arta系統),但不太可能徹底解決,所以要另闢蹊徑
: 類似的問題,烏克蘭人的做法是分散砲兵並採用GIS Arta分配目標,避免同時被無人機捕捉定位,採用星鏈避免通信被干擾,後期再加上引進HIMARS,以導引火箭的遠程優勢反擊。臺灣要怎麼做?
: GIS Arta或類似的系統不是問題(甚至直接找英國人要也不見得做不到),但是通訊會被干擾是一大問題。不用想星鏈一定能用。經過這次戰爭後,中國要動手前一定會想辦法癱瘓星鏈。另外,應付反砲兵也是問題。要避免被偵測,要嘛就是射程拉長,要嘛就是乾脆靠近目標一點,用比較低伸的彈道避免被雷達偵測。
: 整個推論到最後,最直接實際的解決方案就是直接把原本旅屬管式火砲打散直接編到聯兵營去。優點如下:
這邊不討論烏克蘭做法,因為你知道的...他是Ryan
(正確來說烏俄雙方砲兵戰術還是舊蘇聯時期模式,只是多了無人機做觀測)
回到正題:為什麼灣的管式火砲生存率太低?
列放及撤收時間太長,射程太短、缺乏數位化這些不能說錯,
但是太過籠統和模糊,
在這之前,懂得人先複習一下,不懂得先瞭解一下,
砲兵有五大技術,分別是「射、測、觀、通、砲」
詳細內容可以看這: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life/M.1209889056.A.EEB.html
我簡單說明一下
射指:
負責計算火砲射向、仰度、距離、彈著點,
向炮長傳達射向、仰度、推進藥量、彈頭種類等等命令。
量測:
也叫『測地』
簡單說就是量測地形,砲兵會先規劃炮陣地、炮擊區域,
這時候會建立一個『觀測所』,高度越高越好,
例如日俄戰爭日軍不惜犧牲大量兵力也要攻下203高地,
這樣才能取得一覽旅順港的觀測點,
量測記錄砲擊區域後提供射指計算。
觀測:
也叫『前觀』
和量測不同,量測是在炮擊前紀錄地形(畫地圖),
觀測則是砲擊時搜尋、回報敵軍位置,
也要回報砲彈落點,讓射指修正誤差
通信:
就是通信...
砲長:
就是跳砲操
以上就是「射、測、觀、通、砲」炮兵五大科目,
那台灣炮兵哪一科問題最大?
很多人都會以為『砲長』問題最大,
什麼時代了還在用牽引砲,要自走化呀!要自動化呀!
其實台灣砲兵五大科都有問題,
其中問題最大的是『射指』和『通信』問題最大,
這邊我們先看一個影片,這是1989年馬祖戰備影片
https://youtu.be/NzhtpsJjhAA?t=1068
提醒一下,影片中是營級火協,用的是陸山系統,
應該只負責105榴炮,影片出現的155榴炮應該是另外剪接進來的。
從這影片我們可以看到,『射指』的工作完全仰賴人工計算
命令的傳達是用語音方式
影片中還出現陸山系統的射擊指揮儀
https://i.imgur.com/8XzjtY3.jpg
但是這套系統非常簡陋,受限於無線電傳輸量,
只能給方向、仰度、修正量等等一些簡單數據...
這時候你想吐槽這是1989年的影片了...
的確,陸山系統在民國87年(1998年)汰除,
另外台灣購買M109A2也向美國買BCS系統,但是功能也不怎樣,
而且維修困難,也在民國90年汰除。
https://i.imgur.com/GitHcWB.jpg
現在使用的是台灣砲兵用的是『技術射擊指揮資訊化系統』
其實所謂的『資訊化』還是仰賴人工計算,
只是用筆記型電腦取代扇形尺、地圖桌和射擊圖,還有一堆表格。
https://i.imgur.com/UIeMXI7.jpg
當然光是這樣就能減省不少時間了,
這是迫砲射擊流程和時間(找不到榴炮,但是應該差不多)
https://i.imgur.com/PGepiys.jpg
改變最多應該是『觀測』(前觀),
多了觀雷機和傳輸電腦,觀測官那台電腦可以做很多事情,
射擊要求、彈種選擇、修正誤差,不足的地方再用無線電語音傳令。
多多少少可以減少這類鳥事發生
https://i.imgur.com/obSKdbU.jpg
https://i.imgur.com/NNSg4hw.jpg
雖然進步很多,但是實際上效率還是很低...
最主要問題還是射擊流程太過複雜和計算時間太長
https://i.imgur.com/JQiehiq.jpg
https://i.imgur.com/hJ7nbkD.jpg
早在1970年代,美蘇兩大強權開始研發長程火箭彈,
像是BM-27和M270,目的不為別的,就是要敲掉對方的砲陣地...
如何提升砲兵生存性變成一大問題,
想要提高砲兵生存性就要加快射擊流程,
或者指揮鏈中斷(例如指揮所被炸掉或是無線電被干擾)
各單位依然能獨立作戰的能力。
這也催生出AFATDS系統(Advanced Field Artillery Tactical Data System)
https://www.survivalgame.org.hk/data/mat/usa/usa151.html
講到這裡開始有人在罵拜登了,
拜登不賣M109A6所以我們也拿不到AFATDS!
其實...早在2010年,美國就把台灣列入AFATDS外銷客戶之一,
而FLAK也曾在砲兵學術期刊看到台灣真的有買到AFATDS
https://i.imgur.com/9hpOZTv.jpg
但是台灣並沒有增購AFATDS,
而是繼續搞「第二代戰、技術射擊指揮系統」
而且還在2017年鬧出弊案...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501285658.A.4C1.html
所以台灣砲兵未來會怎樣....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