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戰西德砲兵的千里眼:砲兵無人機連

作者: Gdiaofuta (leMatcha)   2023-12-19 11:10:45
冷戰西德砲兵的千里眼:砲兵無人機連
Drohnenbatterie(DroBttr)-無人機連,是冷戰西德聯邦軍中一支相當特別的部隊,這

是冷戰中先進軍事科技的代表作之一。
Canadair CL89,開發計畫始於1963年,開發商為航空公司Canadair。這組無人機系統起初
由英國和加拿大一起聯手開發,而後西德也參加了開發團隊,並於1969年獲得了第一組無人
機系統,北約代號命名為AN/USD-501,先後共有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義大利、土
耳其六國裝備本國部隊。
1969年西德接收CL89後至1971年為止,西德陸軍在陸軍飛行武器學校(Heeresfliegerwaffe
nschule)進行了超過15次以上的測試飛行,並得到了良好的回饋,於是決定於1972年開始
為五個德軍師屬砲兵部隊編制無人機連,使砲兵部隊獲得對敵45公里縱深的空中前進觀測能
力。
根據Die Bundeswehr 1989一書中記載,除了第1空降師(西德第9師)外,所有西德陸軍常
備師及軍砲兵指揮部都有下轄一個無人機連。直至1989年為止西德砲兵部隊共有以下幾個編
制CL89偵察無人機的部隊:
14個無人機連,180架偵察無人機
==========
第100無人機連(CL89*16架,1990年換裝CL289)
(DroBttr 100,第1軍第1砲兵司令部)
第1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
(4./BeobBtl 13,第1裝甲師第1砲兵團)
第3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1990年換裝CL289)
(4./BeobBtl 33,第3裝甲師第3砲兵團)
第6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
(4./BeobBtl 63,第6裝甲擲彈兵師第6砲兵團)
第7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1990年換裝CL289)
(4./BeobBtl 73,第7裝甲師第7砲兵團)
第11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1990年換裝CL289)
(4./BeobBtl 113,第11裝甲擲彈兵師第11砲兵團)
第200無人機連(CL89*16架,1990年換裝CL289)
(DroBttr 200,第2軍第2砲兵司令部)
第4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1990年換裝CL289)
(4./BeobBtl 113,第4裝甲擲彈兵師第4砲兵團)
第8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
(4./BeobBtl 83,第1山地師第8砲兵團)
第10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1990年換裝CL289)
(4./BeobBtl 103,第10裝甲師第10砲兵團)
第2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
(4./BeobBtl 23,第2裝甲擲彈兵師第2砲兵團)
第5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
(4./BeobBtl 53,第5裝甲師第5砲兵團)
第123觀察營第4無人機連(CL89*12架,1990年換裝CL289)
(4./BeobBtl 123,第12裝甲師第12砲兵團)
第300教導無人機連(CL89*16架,1990年換裝CL289)
(DroBttr 300,第3軍第3砲兵司令部,平時架構為砲兵學校)
==========
以下為無人機觀測連的操作流程:
https://i.imgur.com/Kxx58Kh.jpg
西德第1軍第1砲兵司令部編制
https://i.imgur.com/c6jucev.jpg
西德第1裝甲師第1砲兵團編制
https://i.imgur.com/GVfIsW5.jpg
在進入作戰地域後,無人機裝備車組會隱蔽自身位置避免被敵方偵察發現。
https://i.imgur.com/dDqnc37.jpg
https://i.imgur.com/dtvu4Qs.jpg
https://i.imgur.com/RU65OFm.jpg
在接獲命令後,無人機發射組會將無人機從運載用的卡車上取下,並開始安裝無人機配件。
https://i.imgur.com/f1naetU.jpg
第一個安裝的是無人機尾部的固體火箭助推器,這組火箭推進器可以在兩秒內將無人機加速
到巡航速度(760 km/h)。
https://i.imgur.com/xOXcMla.jpg
無人機進入巡航狀態後使用無人機自身的單級渦輪引擎推動,引擎重量僅14公斤重。
https://i.imgur.com/1mEcO45.jpg
https://i.imgur.com/C5ppJyr.jpg
在無人機執行任務前,飛行計劃小組會在地圖上選定計畫偵察的地區。
https://i.imgur.com/iSM69Lf.jpg
https://i.imgur.com/FSKzwlg.jpg
https://i.imgur.com/cp5P6bD.jpg
選定偵察地區後,飛行計畫小組就會在座標圖上開始規劃和計算飛行計畫的路線。
https://i.imgur.com/EWs180V.jpg
https://i.imgur.com/5tri2fj.jpg
風向和風速的測量會使用掛載角反射器的氣球,並用雷達測量數據
計算出的路徑和風向影響後,直接輸入無人機控制的電腦後就可以直接執行飛行程序。
https://i.imgur.com/HSrO6Nj.jpg
完成準備後,無人機運輸車組與無人機發射組碰面,在完成無人機運輸任務後運輸車組就會
離開發射地重新隱蔽自身車組。
https://i.imgur.com/ErdlWsP.jpg
https://i.imgur.com/iPgkiyy.jpg
在交接無人機後,無人機發射車開始展開發射陣地,並且進行各項零組件發射前測試。
無人機內部的重要零組件包括有橫風傳感器、地球自轉修正儀、飛行進場程序修正儀、飛行
路徑測量器、鉛錘、航向陀螺儀、飛行高度計等。
https://i.imgur.com/5jfwL1L.jpg
作者: kkttaipeityy (kkttaipeityy)   2023-12-19 12:36:00
推,很多步驟在現代無人機上都能省下來,但這是1964年啊啊啊
作者: fragmentwing (片翼碎夢)   2023-12-19 12:50:00
沒想到這麼早就開始玩了 雖然內容是不太一樣啦不過有點看不太懂 無人機團隊要先深入敵後、無人機飛到一半會調轉回來還是從像柏林這種飛地往自家發射無人機?有看到要規劃和中途校正路線 不過不知道實際上是怎麼安排的等等 這幾天討論防禦計劃提到蘇聯後來都機械化了 那這種偵查體系是不是就失靈了?這樣看來無人機觀測任務和現在俄烏戰場還是挺相近的這是因為時代進步 無人機可以向更下級的單位派發才造成的吧另一方面現在的戰場環境 在前線集結等於被點名 比起不能以軍等級作戰來前觀 更像是戰場上沒有值得且需要一整個軍進行打擊的特定目標存在有時候概念太早反而不適合 就像你說的 在那個年代這種等級的前觀一般還是交給有人機負責 就好像有開放世界概念的遊戲出現在太過早年的主機上一樣 然後雙亞戰爭前 無人機大規模運用都還只存在於想像中 是到烏俄戰場才發現原來科技已經點到這種階段了然後真的是環境變了 什麼都強調分散化(實際上冷戰時期既然核彈是個選項 應該也是很想分散化 只是當時科技做不到現在這個程度而已) 所以像這篇提到用軍級打擊的構想 或是大規模裝甲對決基本都不太可能出現了我要打彈藥庫或指揮中心 就是一個特務或衛星資料 再加上幾台海馬斯就能搞定的事情
繼續閱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