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文章出來了
之前我就說過中科院早有能力整合海弓海劍進國產華陽,但是還是有版友持反對聲音覺得沒
有海弓
這次新聞如果是真的,又再一次充分證明了海軍又提了一次原規格外的需求要求重做
算一算這樣意外嗎?其實好像也不意外
文章代碼(AID): #1bkncfxB
※ 引述《ryannieh (Ryan是這麼幹的是根本沒3)》之銘言
: 其實很多人都搞錯一個重點:老美賣不賣
: 臺灣SM2不盡然是意願問題,實際上也是
: 能力問題。
:
對老美只會有兩個簡單的問題被拿來問:
1. 你為什麼不用MK41系統?
2. 你為什麼不用標準飛彈就好?整合這些幹嘛
實際上原因你知我知嘛,錢嘛
吃一碗金峰滷肉飯的預算哪裡來的可能去吃一蘭拉麵
老美一直不是不願意賣標準飛彈(都賣了幾顆標準二了),而是ROCN只能買得起多少科的問
題
雲母跟魔法飛彈的延壽案子要四億元好像不少錢對不對?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0104001473-260407
(縮網址)
https://bit.ly/3UWYoZB
不好意思,標準系列的價格是七億元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539047
(縮)
https://bit.ly/3wmuG83
這些都是相對便宜的老標準的維修價格喔,
還不是後面更先進的標三跟標六喔。
台灣省到什麼地步
標一停產沒關係,現在改由中科院繼續保修
這次預算主要是給標二用的
喔對了,七億還算少的
因為前面其實還有一個63億的案子,維護標一跟買了一些標二備用零件: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39489
(縮)
https://bit.ly/3UW9OOc
所以,知道為什麼不全用標準了嗎?
貴啊
: 所以對臺灣而言,老實去搞弓三上艦才是
: 最實際的。當然,弓三的產能一年98枚也
: 不是很夠,至少再多一倍可能比較好…
這問題討論過很多次了,實際上不是因為產能只有98枚,而是因為需求量跟預算就是這麼大
,中科院沒有量產預算下來不可能有多得產能,
給你一把菜的預算,假設一把菜就最多炒兩盤菜,有可能炒出四盤一樣品質跟重量的菜嗎?
最近幾年中科院飛彈產能有拉上來是因為有需求,所以特別預算有到位,自然能產出對應量
的飛彈出來
喔,你可能覺得96這數字很小對不對?
建議看看隔壁標二飛彈台灣總共買了幾顆,
有沒有超過三百顆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