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大幅加人力增加砲,不如先去增加電戰,讓敵方不好遙控,接下來戰場所有的車輛都是誘餌了。
敵方有反砲兵雷達出現,就該用電戰或偵查(如無人機)抓,讓軍團指揮部手上的火箭把他送走或至少干擾。
最後,永遠不要忘記,現實的士兵幾乎每一個都是怕死的。
步兵連的作戰距離從迫砲的2-3公里(或是你想要的81mm迫砲5公里)會一路到刺刀。但是60mm在1/3射程、10%把人炸到斷肢的距離是60 公尺,81mm迫砲是75公尺。如果變成1/3射程,0.1%炸斷手腳的距離是100公尺對上165公尺(120mm迫砲的距離是100/150)(參考FM 3-21.20)。
兩邊步槍交火時或是你在66火箭伏擊時,你覺得那個武器比較可能用?想想看。這也是為什麼史崔克連的迫砲是120mm配60mm(下車),後裝迫砲則沒這種彈性。
講到導引彈就是.......只要沒有車,用什麼導引彈?GPS彈藥怎麼準?前提就是敵人位置準確,而且是掉落的瞬間。你沒有前觀通訊怎麼確認?
Strix彈算上通膨大概2.4萬鎂金,但是實際武器漲價的都比通膨多,你可以買個車拖吧?輕戰配拖車也是車。有車無線電通訊問題就少很多,引信設定器也需要不少週邊設備。真的走到步兵旅有導引彈這個地步早就學美國步兵旅滿滿都是車了。
就算怕干擾,GPS被干擾大多還是有個INS,他不會比一般彈藥不準。然後反制就是去抓干擾訊號然後砲或無人機過去。
結論:
步兵(後備)連換81是找麻煩
機步連的反正注定上車,那就直上120,可能配60下車(照抄美軍,看裝不裝的下)
營級就繼續抄作業就好
比起加人加砲甚至是加車,不如先加通訊和指揮和各式輔助設備,讓部隊能夠更加的掌握戰況,並在最小的改變下增加效率。需要超大面打擊,就該找旅砲、軍團砲
電戰、短程防空、無人機記得要點,不然敵方無人機、雷達、電戰還是活的好好的。該往上的任務,該往上,旅級和以上的作戰能力依舊需要編實。
比起每天想著越級打怪,不如先把舊武器更新、把缺編和空白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