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com/ChristopherJM/status/1891538764566089885
https://x.com/michaeldweiss/status/1891533180823380033
https://archive.ph/oRFj9
https://x.com/DAlperovitch/status/1891524427960975591
https://pbs.twimg.com/media/GkAHLqjX0AI84pg.jpg
川普政府上週提交給烏克蘭的礦產協議草案原文曝光
我昨天在網路上就有下載到原文但不確定可信度,今天才有主流媒體證實
報導重點節錄(懶人包):
如果這份草案被接受,
川普的要求將占烏克蘭 GDP 的比重高於《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所施加的賠款。
學者指出的內容疑慮:
- 採用的竟是紐約州法,而非常見國際法規格式
- 明白寫著協議「尚待修訂和審核」,換言之是叫人簽下空白支票
- 完全沒有明定款項的時程,不知是否存在任何的付款限制
- 關於美國的承諾寫得尤其空泛,據稱這還是改過的,初版是一字未提
====
以下報導內容,AI翻譯、手動修正譯名:
揭露:川普的機密計劃,讓烏克蘭陷入經濟枷鎖
基輔陷入恐慌,美國總統要求的 GDP 份額超過德國一戰賠款
唐納德·川普對烏克蘭提出的 5000 億美元(約 4000 億英鎊)「償還」要求,遠不止美
國對該國關鍵礦產的控制範圍,而是涵蓋從港口、基礎設施到石油、天然氣以及整個國家
的資源基礎。
一週前送達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辦公室的合約條款,實質上等同於美國對烏克蘭的經濟
殖民,並在法律上具有永久性約束力。該協議施加的賠償負擔幾乎不可能實現,導致基輔
高層震驚與恐慌。
《每日電訊報》獲得了一份標記為「特權與機密」的合約草案,日期為 2025 年 2 月 7
日。該文件指出,美國與烏克蘭應成立一個聯合投資基金,以確保「衝突中的敵對方無法
從烏克蘭的重建中獲利」。
該協議涵蓋「烏克蘭資源相關的經濟價值」,包括「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港口
、其他基礎設施(經雙方協定)」等,但未明確列出還包含哪些內容。文件寫道:「本協
議應受紐約法律管轄,不考慮法律衝突原則。」
美國將獲取烏克蘭從資源開採獲得的經常性收入的 50%,以及未來所有「向第三方發放的
新許可證」金融價值的 50%。此外,將對這些收入設定「美國優先留置權」。一名接近談
判的人士表示:「這條款的意思就是——‘先還我們錢,然後再養活你的孩子’。」
協議還明確規定,「對所有未來的採礦許可證,美國擁有優先購買出口礦產的權利」。華
盛頓將享有主權豁免權,並幾乎完全掌控烏克蘭的大宗商品和資源經濟。該基金將「擁有
獨家權利來確定所有未來許可證和項目的方法、選擇標準、條款和條件」。
整份協議看起來更像是由私人律師起草,而非美國國務院或商務部的官方文件。
事實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人曾於去年 9 月訪問川普大廈時,提出讓美國直接參與
烏克蘭稀土元素和關鍵礦產的計劃,以期促成美方持續提供軍事援助。
新的《凡爾賽條約》
澤倫斯基原本的計算是,這樣的協議能吸引美國企業在烏克蘭設立業務,從而形成一個政
治「絆索」,阻止弗拉基米爾·普丁再次發動攻擊。
一些礦產資源區位於烏克蘭東部前線附近,甚至部分位於俄羅斯占領區內。澤倫斯基不斷
強調,烏克蘭擁有鈦、鎢、鈾、石墨和稀土等戰略儲備,不能落入俄羅斯之手。他曾表示
:「如果我們要談交易,那就來談交易,我們完全贊成。」
然而,他可能沒有想到,美國提出的條件更像是戰敗國才會面臨的苛刻條款,甚至比
1945 年戰敗後的德國和日本所承受的經濟懲罰更為嚴苛。事實上,戰後的德日最終還成
為了盟軍資金的淨受益國。
如果這份協議被接受,川普的要求將占烏克蘭 GDP 的比例,比 1919 年《凡爾賽條約》
對德國施加的賠款還要高——當年的賠款最終在 1921 年的倫敦會議及 1924 年的《道威
斯計劃》中被削減。而與此同時,川普似乎完全願意讓俄羅斯置身事外,不承擔任何責任
。
川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烏克蘭已「基本同意」支付 5000 億美元。他說:「
他們擁有極其寶貴的土地,無論是稀土、石油天然氣,還是其他資源。」
他警告說,如果烏克蘭拒絕這些條款,將直接把自己拱手讓給普京:「他們或許會達成協
議,也可能不會。他們將來可能會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也可能不會。但我就是要拿回這
筆錢。」
川普表示,美國已經在這場戰爭上花費了 3000 億美元,繼續援助烏克蘭將是「愚蠢的」
。然而,實際上,美國國會批准的五輪援助總額為 1750 億美元,其中 700 億美元實際
用於美國國內的武器生產。部分資金以人道主義援助的形式發放,但很大一部分是「租借
法案」下的貸款,烏克蘭最終需要償還。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暗示,川普的要求是一個巧妙的政
治策略,旨在挽回美國國內對烏克蘭援助日益下降的支持。他表示:「他可以告訴美國人
民,‘烏克蘭不是負擔,而是一項利益’。」
格雷厄姆還敦促歐洲國家支持這一計劃,因為這將迫使華盛頓在未來的烏克蘭問題上保持
介入。「如果我們簽署這份礦產協議,普丁就完蛋了,因為川普一定會保衛這筆交易。」
在慕尼黑論壇上,烏克蘭官員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應對這一政治雷區,一邊努力保持微笑,
談論對資源交易的期待,一邊又懇求修改現有文本,因為其內容已經違反了烏克蘭法律。
這確實是一場艱難的談判。
烏克蘭資源財富的神話
關於烏克蘭資源財富的討論已變得近乎荒誕。一個26 兆美元的數字正在流傳,據稱涵蓋
其礦產儲備與碳氫化合物儲量。但這些估算更像是幻想。
烏克蘭可能擁有歐洲最大的鋰礦,但問題是,鋰價自 2022 年泡沫破裂後已崩跌 88%,且
全球範圍內正在發現大量新儲量。例如,美國內華達州的麥克德米特破火山口(
McDermitt Caldera)擁有全球最大的鋰礦床,估計蘊藏4000 萬公噸,足以讓美國在鋰供
應上超越中國。此外,Thacker Pass 鋰礦計劃於明年投產。
鋰的真正價值在於加工與下游產業,而烏克蘭的未加工鋰礦石對美國而言毫無價值。
稀土元素的情況亦相似。它們並不「稀有」,美國早在 1990 年代便因利潤過低而放棄了
稀土開採業。美國政府當時毫無警覺,導致中國掌控了這些關鍵元素的供應鏈,而這些元
素對高科技與先進武器至關重要。不過,這一問題如今正在得到解決。
烏克蘭雖然擁有鈷,但電動車電池技術正在迅速變革——磷酸鐵鋰(LFP)電池已成為主
流,不再需要鈷。此外,鈉離子電池與硫基電池的發展將進一步抑制對鋰的需求增長,回
收技術的進步也會降低對新礦的依賴。因此,所謂「關鍵礦產短缺」的說法被嚴重誇大。
至於烏克蘭的頁岩氣,問題在於:
1.部分 Yuzivska 領域已被普京控制;
2.西部喀爾巴阡地區的儲量地質結構複雜,開採成本過高,導致雪佛龍(Chevron)最終
撤出,就像它在波蘭所做的那樣。
與其依賴化石燃料,烏克蘭未來更有可能成為歐洲電力出口國,透過可再生能源與核能擴
張來發展經濟。然而,這些潛力並不在川普的考量範圍內。
烏克蘭的第二次劫難
烏克蘭根本無法在任何可行的時間範圍內滿足川普提出的 5000 億美元要求,更不用說這
一要求本身是否符合道義——一個為自由民主世界承受了三年巨大犧牲、死守防線的國家
,如今卻被盟友以這種方式對待?究竟誰欠誰的債,恐怕才是更應該問的問題。
川普在他的書《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中曾寫道:「我的交易風格非常
簡單直接,我的目標定得很高,然後我會不斷施壓、再施壓,直到達成我的目標。」
在真正的商業談判中,對方通常還可以選擇退出。然而,川普的這場「交易」是一個新帝
國主義強權對背水一戰的弱國施加的赤裸裸的強制勒索,而且全是為了一場主要存在於川
普腦海中的資源狂歡。
川普還曾說過:「很多時候,你做出的最佳交易,就是你選擇不去做的那筆交易。」這句
話或許適用於他的商業帝國,但澤連斯基沒有這個選擇。
現在,他只能在普京的軍事侵略與盟友的經濟掠奪之間做出抉擇。
====
原文引述的川普發言可能是指前兩天的這段話(連結內影片),
川普聲稱烏克蘭已經同意以礦產和各類天然資源換取美國軍援:
https://x.com/unusual_whales/status/189123132738865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