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講唯一兩個點
習慣 還有生態
1.習慣
以前android跟ios 差距真的大
包括順暢還有耐用度
拿iphone 6來說
現在拿出來依然能使用
同期哪隻還能保有一樣大順暢度跟兼容性?
這就是口碑
打出了口碑 這些ios 使用者下一隻繼續使用iphone 的機率就非常高了
又如以前使用android不好的經驗也會導致這群ios 使用者會避免選購android手機
我拿我爸媽來說好了
最早會使用Sony 也是因為以前SE時代累積的口碑所以會選擇Sony
結果一年多就卡的跟智障一樣
但因為習慣第二隻還是Sony
結果體驗還是不好
同期親戚朋友拿iphone的體驗很好就會讓這個口碑流傳開來
或者像我爸中途手機壞掉 撿了我姐的iPhone 5用
一開始整天抱怨很難用
到後來習慣後 用沒多久換6了
我媽在我爸用後隔年也換7
隔沒多久我看著手上Sony很不爽(三年換三隻)
荷包撐不下去了
我爸說iphone很好用要不要來用看看啊
本來覺得ios 很封閉不是很想要換
但基於我爸的利誘下(他要出錢)
我就跟著換了
後來我媽就換13了
也就是說基本上使用體驗好的 就不會再想換其他了
這就是口碑的體現
現在我家全部都拿iphone了
2.生態
就如同原po說的生態
整個蘋果生態
包含軟硬體的整合等
都有著一致性的體驗
因爲我換了iphone
所以連帶平板也跟著換了ipad
所謂的接力 還有同步的體驗也是好的
就如Android平板到現在還沒有一個能獨立登入line平板app
還有備份還原
當你換了一隻新的iphone
你只需要動幾下手指
甚至你完全不需要重複的一直登入登出
等一下 你就能開始使用新iphone而不需要再次做很多設定
又如當兵時 軍中需要安裝MDM
我iphone也不需要幹啥 就裝好就好
用Android 的同袍 還要重設等等麻煩的設定
後來同袍隔週回來 就直接換了iphone了
以及跟apple tv、HomePod 的連動
這些都是基於iphone 上的體驗讓我去信任apple的生態
所以連帶我需要什麼
首先會去想apple有出了什麼是符合我需求的東西
所有東西都是建立在好的體驗 好的口碑之上
或許iphone還是有什麼不足
如悠遊卡
但並不是必要的功能
Iphone必要的功能他都有做到
沒有什麼非需要用到android的地方
也就不會想要更動了
也許現在android 都能做的
但我習慣了 我為何沒事要改變我的習慣呢?
除非哪天ios 不好用了吧
就跟我當初android 用到發火一樣
※ 引述《ja9740807 (finallydream)》之銘言:
: 很簡單 軟硬結合的差距
: 還有系統功能整合的差距
: 系統動畫軟硬結合 A16內建硬件抗鋸齒去運行靈動島
: Android用根本不適合的硬體去強行模仿漸層毛玻璃
: 導致來的就是三星 Slag或者是小米動畫的莫名卡頓和發熱
: IOS通話開放CallKitAPI 通話紀錄都可以整合管理
: 包括Whoscall也接入電話簿
: 打電話就是統一 不會有各種彈窗亂七八糟的介面
: 還有大家最希望擁有的Line偷看功能
: 原因是因為IOS的haptic touch也有開放API
: 介面上大部分的東西 都有辦法長按彈開
: instagram的相機也是調用蘋果原生相機的API
: 就不會出現像Android 用line拍照很醜
: 必須使用原生相機才能拍出好照片的問題
: 上面的這個問題 也會變成說用line打電話發燙
: 必須換APP才會正常 原因是因為line的相機算法就是很差勁
: 並不能直接調用原生的相機 每個APP的算法在每支手機上都不相同
: 還有在開發app的時候 IOS有許多動畫可以直接調用
: 但是Android只能自己去寫出來很多東西
: 當然開發商就不會想在Android系統上耗費心力
: 更多的細節就像是
: Facebook的搖動通知小鈴鐺
: https://i.imgur.com/Nf2l8pc.mp4
: Line的全局動態貼圖
: https://i.imgur.com/mgU5noX.mp4
: Google地圖上的路線描繪
: https://i.imgur.com/flGFQ3U.mp4
: 很大程度上IOS系統贏在整合還有APP的精緻度
: APP這部份其實才是最困難的
: 畢竟第三方不像第一方什麼都能自己弄
: 而蘋果開放了方便好用的API 也有了很棒的動畫模版
: 當然我也能理解 IOS上的種種不好用
: 例如愚蠢的返回手勢 或者是通知混亂的問題
: 但是依照單純的系統完整度來看 雙方可能還是有一段差距
: 再來講講8 gen 2這顆Soc
: GPU秒殺A16 CPU小輸A16
: 可能是大多數人對這顆Soc的理解
: 我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喜歡無腦堆核心
: 畢竟核心數增多 實際上閒置的也會比較多
: 這次8 gen 2以單核效能來說
: 其實根本和 8 gen 1拉不開差距
: 只是多塞一個中核 讓多核成績好看而已
: 實際上大多數的應用對多核心的優化還是那個樣子
: 單核峰值性能強大
: 對應到的就是APP大量加載的
: 那一瞬間會不會卡頓
: 例如之前有隔壁版友熱心整理的熊好券地圖
: https://i.imgur.com/DDFF5Ek.mp4
: 或者是goshare恐怖的車子數量
: https://i.imgur.com/L0XgpDj.mp4
: 甚至是PTT有些文章 大量gif開圖的速度
: 這些都還是需要很強大的單核效能 才能時刻保持流暢
: GPU的部份高通確實很強大
: 但是要知道Android遊戲大量使用OpenGL ES
: 大多數遊戲 相較GPU更加吃重CPU
: 再來就是系統更新的差距了
: 有更新我可以選擇要不要更新
: 但是沒有更新 我沒有機會選擇
: 用戶需要的(選擇權)
: 或許Android需要強大真正的阻礙是google自己
: 對於系統的散漫不管理 但也就是因為這樣
: Android才有如今的生態吧 可以魔改出各種豐富有趣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