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油料還是電控?Hayden跟Redding的RCV

作者: DrunkCat (布魯)   2014-03-30 02:38:24
油料或電控?Hayden與Redding的RCV1000R到底哪邊出差錯?
http://ppt.cc/gen.php motomatters
Honda要在MotoGP打造量產賽車這個新聞,讓很多車迷都相當興奮。很多人都在猜這台車
到底有多快,或者猜說是否能出現有天分的車手能在特定賽道跑贏衛星車隊。
前世界冠軍Stoner公開稱讚RCV1000R的性能,更讓大家對這台賽車的信心大增。而當中本
桑在記者會上說,這台賽車給測試車手試騎只比RC213V慢0.3秒,大家都High起來了。
當記者問這位測試車手是Stoner嗎?中本桑只用「Stoner也是我們的測試車手」來含糊帶
過。
賽車在瓦倫西亞測試正式交給MotoGP車手Nicky Hayden、Scott Redding及青山博一時
很明顯的我們了解到,這台賽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雪邦測試時,狀況相同。中本桑
這時澄清了他之前的發言:之前的測試成績不是Stoner做出來的,他只是幫忙測一些
棘手的部分。這成績是由其他測試車手做出來的。在雪邦也證實了,這台賽車最大的問題
在於直道上。測試車手在兩個直道損失大概半秒。
由現任車手來駕駛,雪邦測試時車子輛差距大概2秒。Nicky Hayden一如預期有所進展,
不論是在進彎或是剎車上都改善許多。卡達站時,Honda還往前進一步,Hayden
與Aleix Espargaro的差距縮短到1.4秒。
正賽開始時,Honda又再次往前推進一點了。Scott Redding在比賽中做出的最快單圈,
只比整場的做出最快單圈的Alvaro Bautista慢0.841。而Redding及Hayden在衝線時,
彼此只差0.035,這顯示出RCV1000R的穩定度,不過跟冠軍車手Marc Marquez卻相差了
32秒之多。跟前段班的差異在於,Redding及Hayden最速最慢圈相差2.4秒,但前段班的
車手卻只相差1秒左右。
RCV1000R跟前段班的性能差距引起了相當多的猜疑。Honda的量產賽車跟廠隊版賽車的差
距到底在哪?純粹是極速的差距嗎?還是結合了速度及加速的差距呢?為何會缺乏速度
及加速?
Redding及Hayden兩個人都把極速的缺點怪罪在油料不足。Redding在銀石賽道參加活動時
告訴 Bikesportnews說,Open組規定油料可以到24公升,但RCV1000R卻只搭載了22.2公升
的油料。Hayden還抱怨為了省油他沒辦法用力催。
但是,Livio Suppo卻不信問題出現在油耗上。他告訴MCN,他覺得電子系統也是個問題。
他說:「我們一直卡在讓賽車能夠適應新的ECU軟體」。
究~竟~直道的問題是可以透過裝更多油來解決?還是因為電子系統的問題?如果沒有實際
的數據,光是這樣要來評斷相當困難。但我們能透過單圈成績來猜一猜。如同所有的賽道
Losail賽道一樣可以分成四段,賽車會經過四個計時點。Losail賽道是長這樣的,
前三個計時段包含很大的剎車區及彎道,而最後的計時段則包含幾個短直道,過了最後一
個彎之後,則進入超過一公里的前直道。第一個計時點考驗著剎車的設定,及方向的轉換
。但極速在這部分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腳色;第二計時段考驗著彎中速度及剎車和加速;
第三計時段考驗著車子的靈敏度及在彎中補油車輛的穩定性;第四計時段則是考驗著
最後一彎的出彎加速及前直道的極速表現。第三計時段可以看出差別在於電控系統,
而第四計時段則是在車輛的馬力及出彎加速。如果問題出在電控系統,那第三區塊的差距
會比較大;如果是馬力及油耗問題,那第四區塊的差距會比較大。
我們找五位車手來把整場比賽的時間做了平均,並扣掉第一圈。用Redding及Hayden的成績
來衡量RCV1000R;以Pedrosa的RC213V做標準,因為他在整場比賽跟其他車手纏鬥的時間最
短;Aleix Espargaro則是使用一樣電控系統,但馬力更為強大的Yamaha賽車;Rossi則是
拿來做Yamaha的標準,用來比較Yamaha的電控及Dorna的電控差別。
首先,如同我們對Yamaha及Honda的認知一般,Rossi在前三個計時段最快,
而Pedrosa則是在最後一個計時段最快。Espargaro的時間在每個計時都相當接近(Rossi及
Pedrosa),而Redding及Hayden的差距相當大。
平均時間 2-22圈
T1 T2 T3 T4
Pedrosa 25.383 30.369 28.672 31.826
Rossi 25.311 30.303 28.665 31.829
Espargaro 25.412 30.391 28.786 32.011
Hayden 25.680 30.586 28.938 32.331
Redding 25.597 30.587 28.849 32.474
以整體的時間差就可以看出車輛的優勢在哪。Honda廠隊及Yamaha廠隊實力相當,
Open Yamaha在第二計時段最接近,量產Honda在最後一段損失最多秒數。
平均差距
T1 T2 T3 T4
Pedrosa 0.072 0.066 0.007 最快
Rossi 最快 最快 最快 0.003
Espargaro 0.101 0.088 0.121 0.185
Hayden 0.369 0.283 0.273 0.504
Redding 0.286 0.284 0.184 0.648
為了讓差距更清楚一點,我們用百分比來算。
由表得知,Rossi在前兩個計時段比Pedrosa的Honda賽車表現來的好。比較有趣的地方是
Aleix Espargaro的Forward賽車在一三段所損失的時間幾乎一樣,但在第二計時段就比較
接近Rossi。在最後這個直道上,無縫離合器發揮了它的作用。Espargaro在這喪失最多
時間。
但在這RCV1000R的真相也浮出檯面了。第一及第二計時段,不管是Hayden或Redding都差
Rossi及Pedrosa相當大,而在中間兩段計時段則保持最接近。兩人在第二第三計時段都
只慢1%,但在第一計時段慢1.5%,第四計時段則慢了2%之多,這兩個計時段首重加速以及
極速。
Hayden及Redding兩人的比較相當有意思。兩個人在第二計時段做出比較相似的時間。
由於在moto2有練過,Redding的彎中速度比Hayden更好。在第三計時段,Redding比Hayden
快0.089。而Hayden在最後一個區塊又贏過Redding,比Pedrosa慢1.59%而Redding卻慢
2.04%,但到了前直道底端,Redding卻又贏過Hayden了。事實上,Redding比Hayden多了
快10公斤,這就是為什麼這位英國車手會在出彎以及直道時相對來得慢。
平均差距百分比
T1 T2 T3 T4
Pedrosa 0.29% 0.22% 0.03% 最快
Rossi 最快 最快 最快 0.01%
Espargaro 0.40% 0.29% 0.42% 0.58%
Hayden 1.46% 0.93% 0.95% 1.59%
Redding 1.13% 0.94% 0.64% 2.04%
雖然每個人的騎乘風格不同,在不同地方失掉的秒數就不同。但對RCV1000R來說相當清楚
。RCV1000R的弱點就在於最後一個彎及前直道。Repsol Honda跟Movistar Yamaha在極速
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但跟Aleix Espargaro的Forward Yamaha差距(8.4km/h)就有點大。
最有可能的就是Forward Yamaha沒有無縫離合器,從二檔一路換到六檔損失了不少動力。
電控系統可能是Forward Yamaha另一個弱點。防孤輪系統在輸出最高馬力的時候並沒有
成功的阻止孤輪發生。
而RCV1000R跟工廠賽車的差距就相當大了,Hayden慢15.4km/h,而Redding則慢16.6km/h。
兩位在直線上都慢Espargaro將近7km/h。在各計時段及極速表現都指出,讓RCV1000R失去
競爭力的真正元兇在於動力不足。第三計時段是賽道上最棘手的一段。Espargaro在這比
Rossi慢0.42%,而Redding慢了0.64%,基本上大致相同。兩台廠車差距在0.07秒左右,
這表示在此廠隊組和Open組最大的差別在於電控系統及無縫離合器,而馬力倒不是最重要
的因子。但在第一及第四計時段(差距最大的兩個計時段),則是動力至上。
極速表現
極速 差距
Pedrosa 340.2
Rossi 338.0 2.2
Espargaro 331.8 8.4
Hayden 324.8 15.4
Redding 323.6 16.6
所以,Honda RCV1000R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從計時段時間來看,必須承認是動力不足。
電控系統讓Redding能跟上Espargaro的腳步。但動力及加速的不足,RCV1000R出彎速度很
慢,極速跟前段班的賽車有著明顯的差距。
那裝更多油有差嗎?如果Hayden跟Redding都抱怨因為要注意油耗,那他們就無法在大直道
上用力催。多那1.8公升的油在比賽結束時可能不會縮短32秒的差距,但能讓他們在極速上
多個幾公里,或在彎中多表現一點。修改電子系統在極速表現上沒有太大差異。
但多一些油卻可以讓量產Honda賽車在直線及彎中多點競爭力。
作者: emj7077 (自由的國家叫台灣)   2014-03-30 03:49:00
其實Honda不知道在怕什麼,小車隊太具競爭力攪局影響廠隊拿冠軍?太小看MM93跟小丹尼的實力了吧!
作者: nickywang (只要有心 人人都是食神)   2014-03-30 03:52:00
謝謝分享!open組加油!
作者: atropos   2014-03-30 09:33:00
推詳細分析
作者: notmuchmoney (真的不錯....)   2014-03-30 11:04:00
重新做一台車總是難多了 不比直接微閹割的M1和Open Factory跳來跳去的Ducati
作者: bookman66 (半輩子都沉迷騎機車)   2014-03-30 12:57:00
重開發一台車的花費太高了 跟OPEN山葉出租一樣錢
作者: jerry2588 (喔拉喔拉)   2014-03-30 21:16:00
推詳細分析
作者: mongchie0204 (吉他手阿綺)   2014-03-31 01:23:00
Hayden: stoner 他騙人啦
作者: guithawk (阿鷹)   2014-04-01 23:32:00
中本說,我們要做一台全新的量產車,而不是跟山葉一樣差別在於,量產車就是要拿來賣的,但不能連自己的秘密也賣掉
作者: onime0704 (おにめ)   2014-04-03 22:44:00
大顆鷹突破盲點只是日本人在這方面真的就小心許多倒是真的XD
作者: guithawk (阿鷹)   2014-04-04 12:47:00
其實這是中本說的 XDDDDDDDD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