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安老師曾說:「強壯是一個多元的概念」。
對於不同領域的人,有著不同的神主牌:健力選手要的是健力三項:深蹲、
硬舉、臥推;舉重選手要的是抓舉和挺舉;健美選手要的是壯碩的肌肉和明顯的
線條;而街頭健身要的則是移動自身體重的能力。因此強壯是個看似有清楚意義
,卻沒有簡單標準答案的概念,我們應該要以更開放的心胸來看待。
今天看了旗標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街頭健身圖解聖經」,對於何立安老師談
論強壯的文章,更是有所感受。偶爾會在網路上看到,練舉重、健美、健力或街
頭健身的支持者,彼此互相抨擊,對於不曾接觸過街頭健身的我,難免心中會懷
疑:徒手的街頭健身,效率高嗎?此書或許給了我一些答案。
此書共分成幾個大主題:
一、 街頭健身的簡介與特色:作者定義街頭健身是一種介於肌肉鍛練與體操之
間的運動,包含(1)純粹的肌肉鍛練(2)各種精彩動作,兩種形式在其中。它大多
借助自身體重完成鍛練,需要的設備很少,僅有地板、單、雙槓、TRX,或者抗力
球或藥球。但它卻要求身體很高強度的素質:心肺能力、肌耐力、肌爆發力、最
大肌力、核心肌群的能力、敏捷、柔軟度、平衡與協調…訓練的最終的目的,除
了擁有一副更健康的體魄,更是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從而更好地控制它。
書中提及街頭健身的優點,包含:(1)處處皆可練習(2)沒有固定模式(但仍應
視個人體能狀況,循序漸進)(3)以自身重體訓(4)老少皆宜(5)健康生活(6)增強體
能(7)團隊精神。其中(1)(2)或許是利用槓鈴或機器訓練,較不容易達成的。
二、 生物力學簡介:此部分介紹了身體切面、力與重力、重心、平衡、軌跡、動
位能、力矩、轉動慣量、角動量與轉移、肌肉運動形式…等的概念,我個人很喜
歡此部分,水肥哥先前寫的臥推和硬舉的文章,在力學上也有諸多著墨,對我而言
受益良多。除了讓我檢視自己動作時能有個合理的判斷標準,在教別人時也能更
知其所以然。除此之外,最後介紹了等長力量的靜態訓練,與肌肉的最大力量有密
切關係,文中提到1999年,費理提到「靜態練習比動態練習更能增強最大力量。」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過的觀念,所以心中仍然存疑。是否正確,可能需要其他高手
幫我解惑了。
三、 準備階段:為了能循序漸進,書中提到了最基礎的要求,包括:(1)團身直
角支撐30秒(2)每種靜態支撐姿勢保持2分鐘(3)30個伏地挺身(4)20個直臂屈伸(5)
10個引體向上。
憑良心說,能達到這五項要求,體能應該已經不差了。(記得大一時,全班男
生只有一個人引體上向可以超過十下…)
四、 靜態練習
此部分又分成(1)直角支撐(2)人旗(3)水平支撐(4)平衡等四大部分。每個部
分都有依不同等級,循環漸進的教學演式。例如超高難度的十字支撐,書中便以
T形胸部飛鳥>>吊環直臂屈伸>>輔助十字支撐>>半十字支撐>>肘部十字支撐>>半程
十字支撐等不同難度的練訓,最後要求能達到十字支撐。當然,難度愈高,對於
肌力和肌肉控制能力的要求也愈高。
五、 動態練習
此部分又分成(1)伏地挺身(2)引體向上(3)旋轉等三部分。每個部分一樣分成
不同等級,循環漸進的教學演式。此部分對於協調性、柔軟度和爆發力相當的要求
,例如暴力上槓,相信有嘗試過的人便知道,即使單槓能拉個二十下,也未必能輕
鬆完成。而其中旋轉的部分,許多動作我覺得根本是體操動作,真心覺得沒有安全
防護下和轉人指導下,最好別輕易嘗試。
六、 團體訓練與訓練計劃:除了增加趣味性、默契與難度外,更讓你能有計劃的
執行,有效率地達成目標。
或許和健力、健美、舉重很大不同之處,此書主要的訓練肌群,是以上半部和
核心肌群為主,腿部肌群的訓練很少;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強度的變化並不是在
舉起的重量,而是在動作的難度與反覆的執行次數;它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力量或體
態,而是在肌肉質量和身體控制之間,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
然而,運動不只是藝術,更是科學。當我們在談健美的初學者,是否需要教練
時,我深深覺得街頭健身或許更需要教練,除了能給予正確的基本動作,更能避免
運動傷害的發生。或許操作自身重量看似強度不高,但以不同的速度、角度的刺激
,卻反而更需要慎重的看待。
有些人追求肌肉尺度的最大化,有些人追求的是力量的最大化,但有些人更想
追求良好的體態和運動能力之間的平衡。那麼或許在常規的重量訓練下,加入些許
的街頭健身訓練,可能給予你另一種樂趣與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