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4DUFz8V.jpg
這禮拜有兩篇文章,
網誌詳細版以及新上線的網站 在本篇PTT文章底部,各位巨巨可以看一下。
畢竟每篇約有兩千字,無法都簡介到PTT的文章裡。
<<PTT文字版>>
好痛痛讀節剖列車的筆記:
在訪談醫生與物理治療師的過程,
很多醫生和物理治療師都不約而同一直提到解剖列車,
看來是一本很棒的瞭解筋膜的一本書呢。
所以我們決定一邊讀一邊寫筆記分享給大家,
但是這件事還蠻找死的,因為這本書其實不好讀。
必須先講在前面的是:
解剖列車一開始就說筋膜相關的理論並不是一個成熟的科學,
它只是一種解釋身體機制的角度。
這點我們將會在系列文中不斷提醒,
以免不小心越陷越深,看什麼都變筋膜。這樣就不好了。
第一篇要講的是結締組織,因為筋膜是結締組織的其中一種,
所以在講各位巨巨熟悉的筋膜之前得先花一些篇幅講結締組織。
人體的細胞有四種基本類型:
神經、肌肉、上皮、結締組織。
這四種細胞構成了我們身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
例如腎臟裡面就同時包含這四種細胞。
其實每一種細胞的功能都一樣,只是專長強弱不一樣。
神經細胞專長傳遞訊號,但對於收縮能力就比較差;
肌肉細胞擅長收縮,但對其他方面就比較差;
上皮細胞的收縮能力就很弱,但擅長於吸收營養和分泌內分泌等化學物質;
結締組織的英文其實比中文好懂 Connective Tissue,連結的組織,
意思就是把大家連結在一起,除了連結還有支持、營養、運輸和保護等作用。
簡單說,結締組織把我們身體塑造成該有的形狀,
所以你長得不像金城武的話,應該是你的結締組織細胞不夠好XDDD
結締組織填充了你身體裡的每個角落、固定好你的神經、血管、肌肉,
也固定好你的內臟。
你花點時間想想自己的身體的每個部位是被哪些東西填充與固定呢?
骨頭、軟骨支撐了你的身體,對他們是結締組織的一種。
脂肪?對,脂肪填充與支撐了你的身體,他們也是結締組織。
肌腱和韌帶?
是的,前者連結了肌肉和骨頭,後者像有彈性的膠帶一樣把骨頭固定起來。
筋膜、纖維、薄膜?
沒錯,他們固定你的肌肉與各個器官在正確的位子上。
組織液、淋巴、血漿?
Yes,結締組織也有液態的,其實前面提到的細胞基質也是液態的。
他們填充了你的身體,而且幫忙運送物質。
你的身體有三個系統是遍佈於全身的網絡,
一個是神經系統,這比較好理解;
一個是循環系統(血液等液體),
他需要把養份送到群身各處,同時也要幫助每個細胞新陳代謝;
剩下一個在節剖列車中稱為纖維網絡,也就是你全身的結締組織網絡,
書中也稱作筋膜網絡。它包繞著肌肉、肌群、血管、神經。
筋膜分好幾層,分別叫淺筋膜、深筋膜、內臟筋膜,它們延綿不斷貫穿身體上下。
實證醫學:
醫學是一種科學,所以他自然講求證據,
但是你知道證據是有分等級的嗎?
不同等級的研究和證據會有不同的可信力。
但在講這件事情之前,我們必須先談一個觀念「有相關性不代表有因果關係」。
例如一個統計學裡常見的笑話:
「我發現當我頻繁吃冰淇淋時,就很容易在電視上看到森林大火的新聞,
所以吃冰淇淋會引發森林大火!」
不好笑對不對,反正科學類型的笑話都麻長這樣,
什麼質子遇到電子或垮克怎樣都麻很無趣。
好,其實這個笑話是要講「有相關性不代表有因果關係」。
他吃冰淇淋是因為天氣熱,森林大火也容易發生在天氣燥熱的時候,
所以是天氣熱同時引發了吃冰淇淋和森林大火,而不是冰淇淋造成了森林大火。
這個觀念也可以用在各位巨巨的鍛鍊上,
你必須知道你做的訓練和你的肌肉成長的因果關係,
而非自己猜測的相關性。
接下來要請各位巨巨回去翻一下以前的統計學課本和筆記,
然後你會瞭解到:樣本越大證據越強,變因控制越嚴格證據越強。
所以證據分成以下等級:
https://i.imgur.com/Qwcq1Xc.jpg
有了以上觀念後,現在要來講一些壞消息:
「大家都以為科技很進步,但其實我們的醫學還不夠瞭解人體」、
「現在很多診斷、評估、治療方式的證據力都還不足」、
「醫學在許多問題上還沒能達到共識」
目前人類的醫學科技對於人體的軟組織瞭解還太少,
很多東西都還處於理論的狀態,
所以你身上的痛痛有很多種解釋方法:
有人認為是椎間盤的問題,有人認為是脊膜上壓力的問題,
有人認為是脊骨間小面關節的問題,有人認為是肌肉太緊繃,
有人認為是筋膜,有人認為是代償,有人認為是姿勢,
也有人認為和心理或大腦認知有關等等。
但這不代表需要因此去質疑醫師和物理治療師的說法,
對於目前缺乏共識的問題,不同專家會使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去處理,
只要醫師和物理治療師清楚知道自己的思考脈絡,
並且能和病人說清楚這個方法可能效益和風險,都是好方式。
<<網誌版>>
第一篇是讀解剖列車的筆記: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7/12/Fascia-Connective-Tissue.html
第二篇是醫生談實證醫學,如何解釋你的疼痛、診斷、治療: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7/12/evidence-based-medicine.html
另外好痛痛的醫療搜尋器第一版剛上線
http://www.easepain.tw/
希望各位能給我們一些使用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