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ngel4197 (snowangel)
2019-11-07 20:11:40(手機排版請見諒)
你好,我自己是職能治療師,
職能治療有兩個名詞我覺得可以蠻貼切形容感受度,
分別是「本體覺」跟「運動覺」。
「本體覺」指的是腦袋知道自己現在身體是呈現什麼樣的姿勢、知道自己肢體部位是如何
擺放,例如:知道自己上班坐辦公室時駝背或正在翹腳;
「運動覺」指的是腦袋知道自己要做出某個動作時該怎麼移動肢體,例如:知道自己駝背
或翹腳時把背挺直或把腳放下來是該收縮哪邊的肌肉。
重訓時我覺得這兩個知覺都需要運用蠻多的,例如練硬舉時要隨時監測自己核心跟背有沒
有收緊打直,這就用到比較多本體覺(覺察姿勢),舉起來時要用臀肌發力,這就用的比
較多運動覺(知道如何收縮肌肉完成動作)。
這兩個知覺都是需要高階的認知能力跟正常的肌肉神經功能的,臨床上這兩項能力最常遇
到問題的就是中風個案,有些人會感覺不到自己偏癱那側的身體,或是無法移動患部(可
能因感覺不到無法移動或因肌肉張力過低或過高無法移動)。
至於要增加這兩項能力的方式,我覺得除了透過反覆訓練以外,其實也可以透過視覺回饋
(看著自己動作了解發力位置)、觸覺回饋(這就是上教練教練課時教練會摸著訓練肌群
的原因),練後延遲性痠痛(有痠痛才知道到底運用到哪塊肌肉)或是在動作時努力感受
肌肉位置及收縮方向(比如先了解肌肉起止端,然後知道做出動作時肌肉收縮的方向,並
在訓練時同步在腦中演練)等等加強。
以上為小妹一些淺見,有請版上前輩們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