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eyond27 (酷帥八嘎冏)
2024-09-18 20:16:56目標精瘦好看,沒要求巨巨也沒那個體質
走Lean bulk路線因為本來就是吃不胖食量少
認真練到現在9個月,BMI從17變19
骨骼肌共增重2公斤
體脂肪共增加1.6公斤
全身肌肉分佈(含非骨骼肌)
手各增0.7kg
軀幹增4kg
雙腳各掉0.4kg(因為從台北搬到不用走路的地方又沒練腿)
想問這樣的進度是偏慢嗎
身體外觀看起來肌肉和線條是有明顯增多
只是數據似乎不明顯?
蛋白質盡量都吃到體重的1.5倍
但忙的時候常常只吃到1.2倍左右
新手福利不會就這樣而已?
作者:
w271235 (老魏)
2024-09-18 20:43:00身體外觀肌肉和線條有明顯增加,這樣不就好了inbody看看就好
作者:
a151091 (鴨子)
2024-09-18 20:56:00inbody用電阻去量本身就不太準看體脂比例圖對照還比較準一點點基因也會照成誤差值
你的鏡子呢相信鏡子就對了 你一開始就沒做DXA 後續變數太多
作者:
finals (^^)
2024-09-18 21:36:00inbody看看就好 網路一堆說自己體脂10~13% 跟本詐騙鏡子是騙不了人的
跟年紀其實也有很大關係。但說到底,9個月增肌2公斤看起來似乎不多,但你持續練下去,2年下來可以增肌將近6公斤,這就相當多了。一個人不上科技的話,能增加的肌肉其實也很有限。
作者:
askker (askker)
2024-09-18 21:49:00是偏慢,但也要看你訓練跟飲食有沒有確實執行
作者:
iamoldtwo (目標:單手腳離地拉單桿)
2024-09-18 22:07:00不知道你怎練的阿
作者: shilian8717 (大個兒) 2024-09-18 22:39:00
好羨慕,46歲的阿伯我訓練九個月了,骨骼肌只增加0.8公斤。
樓上弟弟別難過...是的,弟弟。哥過了48歲才開始認真練,力氣越來越大,體力越來越好,心肺越來越強,甚至床伴都越來越滿意。但,就是這個「但」,哥幾乎1公斤的骨骼肌都沒有長...永遠都停留在33...起初臥推30公斤的時候,骨骼肌33。現在臥推60公斤了,骨骼肌依然是33,完全沒長。是有覺得體態比大學還好上許多,但無論怎麼量,骨骼肌永遠只有33...所以我是已經放棄測量骨骼肌了反正我槓鈴臥推60公斤10下做組,其實也贏過不少年輕人了。
這種東西看看就好 一堆人減一堆肥 肌肉完全沒掉XD這就算了 個各練武奇才 骨骼肌50% 甘唔可能?
骨骼肌50%其實有可能啊,尤其體重輕的人更容易達標。哥目前體重68,骨骼肌是永遠的33,算起來骨骼肌占體重是48.5%了。另外是說,我體重78的時候骨骼肌也是33....
作者:
kyo76312 (餅乾)
2024-09-19 10:15:00FFMI比骨骼肌占體重%有參考價值吧,同樣骨骼肌占體重50%體重輕的可能FFMI不到20,體重重的FFMI可能24以上
作者: Wick1123 2024-09-19 11:29:00
沒附照片,如果數據是準確的,那進度很差之前有實驗,給一個人熱量盈餘,都不訓練下,瘦體跟脂肪增加的比例大概是1:1如果數據是準的,那你幾乎等於沒有練
作者:
shcjosh (來吧!都來吧!)
2024-09-19 13:53:009個月2kg體態很明顯吧
作者:
botnet (天龍人)
2024-09-19 16:12:00不急
雖然量化數據容易判斷進步的程度,但如果你只是想練個健康和體態的,那照鏡子看起來滿意就行了 真的不需要為了一個數字患得患失。每次紮實地把執行菜單就是了
作者:
realmd (90kg我不胖只是重)
2024-09-19 22:24:00吃到新手紅利期而已 將來就沒那麼容易了另外inbody相對參考是有用的 你同一台 同一狀態下量 例如早上起床空腹8小時 同一台機器下出的數據是可以追蹤利用的
作者:
kingsu (酥打餅)
2024-09-20 12:52:00老弟我腿部肌肉+0.2kg 倒蹬已進步到300kg 12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