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年NBA選秀
除了考驗各隊球探的觀察力
各家GM的選秀眼光外(MJ認證的就別提了)
不外乎運氣也是很大的成分
但是新秀發展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想跟大家討論 大概每屆的選秀狀元一進球隊
幾乎都是球隊重點培養 或是被放入球隊未來規劃的藍圖中
可能因為狀元牌子 媒體關注原因 或是球隊因為爛 位置上沒人才
通常很快就會有足夠的上場機會和時間 可以好好表現
但是非狀元的高順位新秀 (EX: pick2~pick6)
有些當初狀元呼聲也頗高 或是高中就名滿全美 (Ex:拳王)
為什麼仍然許多高順位新秀 連續好幾年都沒有穩定的上場時間
或是沒有舞台和機會讓他表現 而一直坐冷板凳
如果是因為同位置卡著球星前輩 而前輩又在同隊打好幾年沒被球隊交易走
小弟感覺球隊選人也有些問題
都因為是爛隊 能拿到高順位的選秀籤了
為什麼不先把其他位置的洞 用選秀補起來呢?
是否許多高順位新秀 真的欠缺的只是一個機會給他表現呢?
可能給他機會和時間去成長 搞不好現在也是個球隊的球星了
(像林書豪就是欠缺上場機會 當初沒給他上場的時間和機會
誰會知道他有能力可以站穩NBA呢?)
至於球隊一開始就有給機會 而是自己的懶惰或是場外問題
自己不自愛而導致失去機會的 那種就算了
Ex:大學巨星 M.Beasley 我看他不改的話 大概再兩年就消失在NB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