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ESPN為何只把高比排第40位?

作者: kenny1300175 (蘇湖)   2014-10-17 14:46:07
ESPN為何只把高比排第40位?
http://basketball.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2/1/706345/1.html
在ESPN最新公佈的球員榜單中,湖人巨星高比拜仁(Kobe Bryant)被排在了第40的位置。
此事一出立馬在NBA球迷群裡炸鍋,不少人的反應和去年25名時如出一轍:去哪裡找高比
更強的39個球員?別急著罵街,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相信會對這個榜單有更多理性客觀
的認識。
為什麼要有這個排名?
首先我們得聲明一點,即球員排名是給絕大多數的「NBA球迷」看的。要是你抱著「只要
看到高比打球就行了,排多少名都無所謂」的觀點(前提是真的無所謂啊!),那麼這份榜
單確實無關緊要,也沒必要去瞭解它的具體運作機制是什麼。看球嘛!圖個開心就可以了

但還有一種高冷範的觀點,叫做「籃球是5個人的運動,給個人排名沒意義」。對此筆者
就要表示十二分的不認同了,至少有以下3個原因:
首先,體育運動的生命力不僅在於勝負,還在於話題性。單個球員間誰強誰弱,就是貫穿
整個體育史的話題,強如高比、占士(LeBron James)、美斯(Messi)、C羅(Cristiano
Ronaldo)、費達拿(Roger Federer)、納達爾(Rafael Nadal)都逃不過。有時候你會覺得
那種「關公戰秦瓊」的話題很幼稚,但你知道在意如此無聊事的最大牌球員是誰?一個叫
貝利(Pele),一個叫馬拉多納(Maradona)。
說句直接點的,人們看三國還愛聊一呂二典三關四趙,看金庸還有寫武評榜的呢。誰會說
「看小說就行了,排來排去有什麼意思」?那麼作為媒體,從專業的角度去促進這種討論
,不迎合也不迴避,應該是一種正確且值得提倡的做法。
其次,NBA自己沒有關於球員的排名嗎?如果籃球就是團隊至上,不該突出任何球員間的
實力對比,每個賽季末評選一大堆獎項幹什麼?MVP也就算了,你可以理解為「對團隊貢
獻最大的那個人」,那「年度防守球員」是怎麼回事?一個人總不可能防住五個人吧,評
這種獎是不是對團隊運動的貶損呢?
肯定不是,與此相反的是,只要不是官方而是媒體來推進這種評選,且做到了足夠大的影
響力,發起者應該會感到與有榮焉。倘若58年前《法國足球》也抱著「足球是11人的運動
,給個人排名沒意義」的想法,就沒有後來的金球獎了。沒有就沒有,或許無損我們對看
球的樂趣,但總歸是少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吧?
最後就是,其實NBA的總經理們,每時每刻都在面臨「球員排名」這種事。比如兩個報價
和水平相當的球員二選一,一個是強隊的三當家,一個是爛隊的大當家,肯定得從各方面
評價優劣。如果僅僅因為「戰績說話」就閉著眼睛挑選前者,那管理球隊也未免太容易了
。ESPN實際上就是把這種「選擇」用排名的方式體現出來。
看到這裏,你或許會說:好吧,球員排名是有存在必要的,但我憑什麼相信它就是權威的
?這首先得牽涉到一件最重要的事:
這個排名的運作機制是什麼?
ESPN做這個榜單也有幾個年頭了,不僅球迷有疑問,其他媒體也會拿它當成吐槽對象。但
至少那些「ESPN就是故意黑高比」或者「網站為吸引流量不擇手段」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至少從運作機制上這很難實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一個網站或者雜誌在休賽期做球員排名,都是幾個人共同策劃的結
果。不僅僅是《SLAM》或者《體育畫報》,包括新浪也是。我們只能保証在做榜單的時候
足夠慎重,考慮足夠全面,但不可能參考太多人的意見,這是單家媒體的人員配置決定的
。MVP或者金球獎之所以具備權威性(或者叫相對權威性,絕對沒爭議是不可能的),很大
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能找到足夠多的人來參與投票。
ESPN也一樣,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媒體帝國,對專業人士的資源整合是一般網站和雜誌
做不到的。他們做這項選題並非信手拈來,而是邀請超過200名以上的專家打1-10分的分
數,取平均值得出最終的排名(每個階段的人數應該有具體規定)。也就是說,ESPN真想用
「科黑」的方式吸引眼球的話,他們先得說服這210人有一致的想法。
請注意,是210人。我們以前經常在季後賽開打的時候,會看到他們核心專家組的預測,
但那僅僅是14個人而已。這210人涵蓋網站編輯、電台主播、資深記者、數據專家、前球
員、前教練、有NBA管理層經歷的轉型選手等等。以下名字你應該不會感到陌生:瓊-巴里
(Jon Barry)、保雲 (Bruce Bowen)、謝倫羅斯(Jalen Rose)……
200+專家媒體的觀點是不是就代表真相?當然不是,它代表的只是「在做足功課的前提下
,更接近大眾觀點」的群體智慧。這些人肯定會有看走眼的時候,但預測本身就不是為了
裝神棍,而是告訴你接下來什麼時候值得驚喜。如此多人的看法,至少是比幾個人做出的
策劃要主流一點的。
其實就連ESPN自己,都不曾避諱過這個榜單的局限性。數據專家奇雲-佩爾頓專門撰文一
篇,認為榜單對那些出場時間多的球員太照顧了,相對忽視單位時間出色的龍套,「尤其
低估76人的幾名主力」。有教練背景的大衛-索普隨後跟進,表示排名「素有看低新秀的
傳統」,還列舉了今年可能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新秀。這些稿子作為榜單的輔助推出,是不
是就讓整個選題更立體了呢?
好吧,接下來可能就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了:在沒有暗箱操作的前提下(要是陰謀論就沒
完沒了了),為何如此多專家看低高比?
高比為何排名這麼低?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這份榜單無涉名氣,無涉過往榮譽,就是對新賽季整體表現的預測。
但有人把它解讀為「現役球員的排名」,實際上也有點文不對題。非要打比方的話,應該
是「在無視工資和票房的情況下只打一年,純為戰績考慮,你作為總經理更願意挑選哪個
球員?」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奇怪了:這和現役球員排名有何不同?當然不一樣了。ESPN其實在文章
開頭也說得很清楚,我們做榜單,不僅得考慮球員的「質」,還得考慮球員的「量」。
比方說,贊奴比利 (Manu Ginobili)被排在第56的位置,連前50都沒進。這並不是說他在
真空環境下比另外55個球員都要差──一場季後賽只剩下最後兩分鐘,你願意選贊奴比利
還是迪羅薩(DeMar DeRozan)?恐怕大部分人都會挑前者吧?這就是「質」的優勢。
但真要圍繞兩個球員建隊的話,你得權衡另外一個因素:贊奴比利上賽季只打了68場,場
均23分鐘;迪羅薩則是79場,場均38分鐘。從體能和年齡的落差上看,這個差距是很現實
的。那麼問題來了:在沒有格林(Danny Green)或者貝里內利(Marco Belinelli)打後手的
情況下,你會不會還是毫不猶豫地選馬努?倘若如此的話只能說是真愛了。
歸根結底,季後賽乃至關鍵時刻,是對一名球員水平的終極考驗,但沒有「准考証」你再
強都沒用。這份准考証就是常規賽超長戰線不間斷的付出。應該說全聯盟除了馬刺之外,
還沒幾家敢說能隨心所欲地輪換核心的。
再比如韋迪(Dwyane Wade),他上賽季只打了54場比賽,這次也被排到了第36的位置。是
ESPN專家真的認為有35個球員比他厲害嗎?不是,而是認為他很可能還得維持相同的出勤
率。究竟一個只打50場的韋迪,和能打82場的湯臣(Klay Thompson)誰更好用,有爭議是
正常的。你非得說湯臣1V1會被韋迪完爆,那就是誤讀這個排名的精神了。
同理之於高比。ESPN把他排在這麼低的位置,不見得就是否定他作為球員的「質」,而是
對他的「量」缺乏信心。無論從高比上賽季的表現,腳踝韌帶撕裂的預後性,球員個人的
年齡和里程數,這些擔憂都是合理的。如果非要打比方的話,這就像是在遊戲2K15里並沒
有對球員能力做太多修正,但把傷病隱患的權重值加大了。
至於高比新賽季會不會用兼顧效率和出勤的表現,回擊這個排名?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ESPN做這個榜單的初衷並不是激勵球員向上(否則有太當自己一回事的嫌疑),但今年他們
也發表了類似看法,大意就是如果它能為球員打出好表現提供額外的動力,那麼樂見其成
。這種與球員高度互動的媒體形式,同樣值得我們這些同行再三學習。
作者: theskyofblue (天空藍)   2014-10-17 15:25:00
拿殊咧
作者: hinagiku0531 (猛哥西河)   2014-10-18 00:56:00
港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