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已經沒有在使用研究室了,但還是提供一些意見讓大家參考。
目前行動研究室的規劃與執行方法感覺上還不是很具體,大家初聽到這方案的直接
感覺也是覺得錯愕、不適當,沒有顧及現階段使用者的權益。但目前除了對執行方
式感到疑惑外,似乎尚未聚焦討論到主要是「不想打通三所研究室空間共用行動研
究室」、「希望還是有自己個人固定座位,以保有置物/寫作空間」或其他相關議
題上。
我想對多數使用研究室的同學而言,最想擁有的無非就是對於空間的「歸屬感」。
目前的研究室使用方式之所以被認可和接受,正是因為我們對這個空間感到自在舒
服,覺得這是一個適宜寫報告和論文的空間。至於打通三所研究室共同使用,以及
取消個人固定座位後,這樣的歸屬感是否還有辦法存在,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同,
我個人覺得雖然過去較少機會和廣電/廣告所同學交流互動,共用的話有點不習慣
,但是個必要之下可接受的選項,所以問題出在「沒有個人固定座位」上,而且這
是與「歸屬感」高度相關的。
初聽到行動研究室時,不禁讓我直接聯想到幾年前參訪某報時,他們也在大樓內規
劃了一區「行動辦公室」(不確定是否這樣稱呼),安排部分路線記者在這些空座
位上以網路線連接筆電寫作發稿,而不提供固定座位。我不確定這樣的制度是否還
有持續執行,但我當時覺得這樣的空間安排是很疏離沒有情感的,是否能提高效率
和空間使用率我也感到疑惑。
因此我在想,是否有可能問清楚傳院規劃「行動研究室」的主要目的,並以使用者
立場說明大家的需求,提出可能方案(例如繼續在研究室內提供部分固定座位,看
一個所分配多少個,而非廣泛的問一個所「需要」多少座位),否則若是規劃好後
,因為空間的疏離感反而降低使用率,這樣空間反而被閒置了。
以目前使用狀況來看,不是每位同學都會去研究室,因此更需要瞭解使用者的目的
,或進而改善空間吸引更多人來使用不是嗎?
我個人過去使用研究室的原因大概簡單如下:
1.個人自主性不佳,在家容易怠惰,需要到研究室以進入「工作和寫作狀態」。
2.寫論文時需要隨時翻閱多本書籍和文獻,固定座位的安排和研究室的大桌子非常
好用。(因此寫作時桌面也常像飛彈炸過一樣)
3.研究室常有其他同學一起努力著,看了不僅會心生警惕,也比較有默默相互陪伴
、共同努力的感覺,尤其是常常和同學一起拼到半夜,累積不少革命情感!
4.相對於圖書館的開放座位,研究室可擺放個人物品和筆電,不用擔心上個廁所東
西可能會被偷。
如果改為行動研究室又沒有固定座位,第二點最直接會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到大家
去的意願,間接影響到第三點。
呼,對不起我認真了又囉唆了,廢話一堆,總之是覺得應該問清楚設立行動研究室
的目的,並依使用者目的評估是否相符,否則改制後雖提高了流動率,但卻沒有提
高大家使用意願,以及沒有留住大家對新聞所的認同感和情感的話,我就不太清楚
設立行動研究室是為了什麼。
對我而言,研究室是我研究所生涯中最重要且最有認同感的校園空間,雖然不知道
對以後的學弟妹來說是不是,但我認為它的確值得我們替它捍衛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