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馬英九:蔡英文有責任明確對“一中”的

作者: jiangxw (Goodman)   2015-04-29 14:39:20
http://news.stnn.cc/hk_taiwan/2015/0429/202812.shtml
馬英九:蔡英文有責任明確對“一中”的表態
2015-04-29 14:22 中國新聞網 字號:
星島環球網消息:馬英九今天(29日)說,““九二共識””對臺灣最大的意義,就是
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政治基礎,且是兩廂情愿,不是一廂情愿。
中新網引述臺灣中央社報道,馬英九上午視導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陸委會),他在致詞
時表示,22年前今天,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與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
汪辜會談”,簽署四項協議,這是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后的第一個成果,也是開
啟兩岸制度化協商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馬英九表示,10年前的今天,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跟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
濤達成五項共同愿景,為兩岸回顧““九二共識””奠定基礎。
馬英九表示,最近臺北市長柯文哲提出“一五新觀點”,主張“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
協議和互動歷史,以‘四個互相’原則,促進交流、增加善意,讓兩岸人民去追求更美
好的共同未來”;蔡英文也主張“維持兩岸現狀”,并表達未來如果重返執政,將依據
監督條例逐案檢視兩岸協議、繼續協商的立場。
馬英九說,對柯文哲與蔡英文愿意拋開過去的主張,務實面對兩岸大勢所趨的和解與合
作,朝向當局現行大陸政策的方向調整,“我們愿意正面看待。”
另一方面,馬英九也表示,他不得不指出,蔡英文與柯文哲的主張都在回避“一中”問
題。
他表示,尤其蔡英文已被民進黨提名參選2016,更有責任明確回答兩個問題,第一,“
維持兩岸現狀”的“現狀”是什么?第二,如何維持這個現狀?蔡英文必須說清楚“現
狀”的內容與如何維持的方法。畢竟兩岸關系不僅涉及臺灣2300萬人民的福祉,也攸關
臺海穩定及區域安全,臺灣人民與國際社會都有權利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馬英九講話全文:
22年前的今天,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與大陸海協會汪道涵會長,在新加坡舉行汪辜會談
,簽署4項協議,這是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后的第一個成果,也是開啟制度化協商的重
要里程碑。10年前的今天,在野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訪問大陸,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
先生達成五項共同愿景,為兩岸回歸“九二共識”奠定基礎。我在這個歷史紀念日來到
陸委會,和大家共同回顧與前瞻兩岸關系的發展,具有特別意義。
所謂“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在1992年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對臺灣最
大的意義,就是兩岸對最敏感的“一個中國”問題,終于找到了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
政治基礎,而且是兩廂情愿,不是一廂情愿。我方表述“一個中國”,必須依據“中華
民國”憲法,當然就是“中華民國”,而不是“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或“臺灣
獨立”。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就不會有1993年汪辜會談,更不會開啟2008年后兩岸
和平發展的機會之窗,可見“九二共識”真正是確保兩岸和平與繁榮的關鍵。
民國76年7月政府宣布解除臺澎地區戒嚴,11月開放臺灣居民到大陸探親。兩岸關系的發
展,從軍事沖突、和平對峙,進入民間交流的新階段。民國80年兩岸并分別成立海基會
與海協會,建立制度化的交流管道。但雙方對“一個中國”的歧見,也日益凸顯。
民國81年8月1日李登輝主持“國家統一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關于一個中國的涵義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1992年
10月底的香港會談,陸方要求就“一個中國”表述方法進行討論,但雙方沒有共識,因
此我方11月3日建議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11月16日海協會傳真表示:尊重并接受海基會
建議,兩會各自采用口頭聲明方式表達一個中國原則。這個求同存異的共識,與李登輝
主持國統會通過的一個中國的涵義,幾乎完全一致。
從上述過程可以了解,“九二共識”不是由大陸提出,強迫我方接受,而是由我方提出
,大陸同意接受。當時“總統”是李登輝先生,陸委會主委是黃昆輝先生。這一段歷史
,不容否認。民國89年4月,陸委會主委蘇起用“九二共識”四個字來表述這個共識,也
獲得兩岸多數人沿用至今。中共并從18大起,將“九二共識”正式列入中央文件中。
讓我們回顧一下23年來“九二共識”的演變。香港會談后,1993年4月兩岸在新加坡舉行
汪辜會談,簽署四個事務性的協議,開啟兩岸協商的新時代,打響了第一炮。在民國84
年李登輝訪美后,兩岸緊張情勢急遽升高。85年“總統”大選,大陸對臺灣外海發射二
枚飛彈,造成臺海危機,美國派遣兩個航母戰斗群來臺警戒。87年10月雙方雖舉行汪辜
會晤并安排海協會長汪道涵次年訪臺,但是88年7月李登輝提出兩岸關系為“特殊國與國
關系”(兩國論),大陸方面認為違背“九二共識”,再度中斷兩會往來。民國89年首
度政黨輪替,陳水扁不認同“九二共識”,主張一邊一國并發動“入聯公投”;這8年間
,兩岸兩會協商完全中止,臺灣與美國也齟齬頻頻、高層互信喪失。
民國97年“總統”大選,政黨再度輪替,當年3月26日(投票后4天),大陸領導人胡錦
濤與美國小布什“總統”通熱線電話,主動提到:“大陸與臺灣應在“九二共識”的基
礎上恢復協商對話,“九二共識”是指雙方都認知只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對其有不同的
定義。”這個說法,與上述李登輝主持國統會通過的一個中國的涵義,也幾乎完全一致
。民國97年5月26日與29日,兩會正式宣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中斷10年的兩岸
制度化協商,6月11日,雙方在北京會談并在兩天后宣布達成開放兩岸直航與陸客來臺觀
光的決定,為兩岸新關系跨出第一步。
事實上,23年來兩岸互動經驗證明,雙方遵守“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就穩定前進;有
一方不遵守,兩岸關系就動蕩倒退。例如汪辜會談,只開了一次就因為“兩國論”與“
一邊一國論”而成絕響,而且兩會協商一停就是十年,一直到民國97年之后,才恢復召
開。結果這七年來,江陳會就開了8次,林陳會也開了2次。但回顧兩岸關系十年平白空
轉,臺灣錯過了不少發展升級的寶貴機會,令人感慨不已。
與“國內”部分人士對“九二共識”仍有歧見,希望建立新的兩岸論述。例如,四年前
民進黨蔡英文主席競選“總統”時提出的“臺灣共識”及“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主張
、謝長廷先生提出的“憲法共識”、“憲法一中”或“憲法各表”等,這些主張雖然努
力凝聚新的共識,但在臺灣內部及兩岸溝通過程中,都沒有同時獲得臺灣社會與大陸方
面的認同,迄今無法取代“九二共識”。
最近臺北市長柯文哲提出“一五新觀點”,主張“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協議和互動歷
史,以四個互相原則,促進交流、增加善意,讓兩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
民進黨蔡英文主席也主張“維持兩岸現狀”,并表達未來如果重返執政,將依據監督條
例逐案檢視兩岸協議、繼續協商的立場。對于柯市長與蔡主席愿意拋開過去的主張,務
實面對兩岸大勢所趨的和解與合作,朝向政府現行大陸政策的方向調整,我們愿意正面
看待。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指出,相較于政府清楚說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一中”就是
中華民國,蔡主席與柯市長的主張都在回避“一中”問題。尤其蔡主席已被提名為民進
黨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更有責任明確回答兩個問題:第一,“維持兩岸現狀”的
現狀是什么?是不是目前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與“九二共
識,一中各表”之下的兩岸和平發展?第二:如何維持這個現狀?蔡主席必須說清楚“
現狀”的內容與如何維持的方法。畢竟兩岸關系不僅涉及臺灣2300萬人民的福祉,也攸
關臺海穩定及區域安全,臺灣人民與國際社會都有權利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我從以上說明,我們可以發現“九二共識”有三大特色:
第一,“九二共識”立足于中華民國憲法。
一中各表反映的是憲法對兩岸關系的定位,也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臺灣
地區與大陸地區),這是是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體現。
第二,“九二共識”是我方提出的建議。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之間最敏感又不能回避的議題。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是我方主動提出,大陸當局決定接受的共識。兩岸能在“一個中國”這個議題上,達成
難得的政治交集,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真正是得來不易,雙方都要用心珍惜,不
要偏離。我再說一遍,用心珍惜,不要偏離。
第三、“九二共識”是通過檢驗、務實可行的共識
七年來成功經驗證明,“九二共識”確實可以為兩岸帶來各種和平紅利。“國內”民意
對此可以接受,國際社會更認為對維護區域和平有幫助。目前其他的主張,缺乏具體內
涵與實踐方法,難以獲得臺灣、大陸及美國等各方的認同與信賴,顯然未來維護兩岸和
平繁榮的關鍵,還是在于實踐“九二共識”。
7年來,透過制度化協商,兩岸簽署了21項攸關民生的協議,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堅實基
礎。這21項協議范圍涵蓋三通直航、陸客來臺、食品安全、醫藥衛生、共打犯罪、經濟
合作等領域。尤其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部會首長去年3次碰面,并史無前例地互稱官銜,
更有助于雙方互動的正常化。這都是實踐“九二共識”的結果。
我也要藉此機會就近年來兩岸各層面的互動與發展提出檢討:
(一)兩岸貿易在過去7年中大幅成長,我方享有大幅順差,但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反而下降

兩岸貿易在103年達1745億美元,比96年成長34%,我方順差達749億美元,但出口依存
度反而下降。
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依存度,由89年陳水扁上任時的23.4%,增加至96年本人上任
前的40.7%,7年來,政府努力分散出口市場,103年臺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依賴度不但沒
有增加,反而降為39.7%。同時,兩岸簽訂ECFA后,除節省22億美元關稅外,受惠廠商
一半是臺灣的中小企業;而兩岸農產品貿易,出現數十年來第一次順差,而且還在增加
中。兩岸貿易嘉惠中小企業與農民的這個趨勢,應該延續并擴大。
(二)大量陸客、陸生來臺旅游及就學,促進雙方了解并振興臺灣觀光業。
103年大陸來臺訪客達384萬人,比96年成長16倍;來臺陸生達到3萬2911人,比96年成長
40倍。陸客帶來鉅額外匯收入,固然有助臺灣觀光產業。但更重要的是,陸客與陸生親
身體驗臺灣人民的生活與社會價值,有助兩岸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包容,逐漸建立互信
,讓兩岸關系更為穩定。這樣的交流,可以再擴大與深化。
(三)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大量減少詐騙等人民痛恨的犯罪,大幅改善臺灣治安。
兩岸當局結合東南亞國家警方已多次合作查緝詐騙案件,6年來逮捕嫌犯6288人,成果極
為豐碩。臺灣地區電信、網路詐騙的案件發生數減少2萬多件,降低46%,損失金額由1
86億減為33億,減少153億(降幅82%),大幅改善臺灣治安,相信這也是民眾有感的施
政,應該繼續大力推動。(四)國際社會普遍肯定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兩岸和解、和平、與合作,使臺灣海峽從殺戮戰場變為和平廣場,美、歐、亞國家領袖
均肯定我大陸政策,國際社會對我政府與國人態度也明顯改善,而我際形象的提升也間
接有利我拓展國際關系。例如參加分別暌違38年與42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與國際民航
組織(ICAO)年會等。此外,給予我國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和地區,由原先李
登輝、陳水扁執政時的54個,增加到目前140個,增加86個(增幅159%)。兩岸關系改
善的外溢效應,與我有意義參與國際社會形成良性循環。
在經濟與安全層面,兩岸經貿合作持續深化的同時,我們也史無前例地與日本簽訂投資
協定與漁業合作等協定,與新西蘭、新加坡簽訂經濟合作與經濟伙伴協定。
和平與繁榮,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期待,也是兩岸關系發展不變的目標。過去7年來我們努
力打造了一個超穩定的基礎結構,創造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和平穩定的階段,但我
們不會以此自滿。
展望未來,兩岸仍應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持續鞏固兩岸互信,追求民眾
福祉。為了深化及鞏固兩岸和平,在我任內仍有三項工作要積極推動,包括第一,簽署
ECFA貨貿協議,讓ECFA有完整的功能;第二,實現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以服務兩岸
民眾;以及第三,在國際間參與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伙伴協定(RECP)
的協商,以及在“尊嚴、平等”的條件下參加亞投行(AIIB)等多邊區域經濟組織。我
相信,這些目標對于臺灣永續發展,臺海長期和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23年來,無論臺灣或大陸任何人都可以看清一個事實:“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發
展的關鍵。兩岸關系的發展,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蕩。“九二
共識”不是萬靈丹,但確實可以解決問題、維持現狀、帶來和平與繁榮。
我深信和平與繁榮是兩岸共同的未來,符合臺灣最大利益,也是多數人的期待。政府會
堅持既定的政策,在良性互動的軌道上,再創兩岸新局!也期勉陸委會、海基會的同仁
繼續加油努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