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言]《太史公》牛馬走

作者: ZYQ (發潛德之幽光)   2010-04-17 22:52:58
  「『……已藏諸心中多年,但是對誰去講,有誰會聽,又有誰能
理解呢?』只有到某年──他一直藏在心中。他只能自己對自己講,
而且講了無數遍。……
  ……人生到一個程度你們慢慢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情,人生真的
經歷了某些事情──我說過這篇文章那從『真』出發──你會發現即
使你有很多朋友,即使你有父母兄弟,即使你有師長,有各式各樣的
人,可是總有一些事情是你覺得對誰講都不合適。你沒有人可以講,
只有你自己可以對自己講。總有一些事情是沒有人可以講,這跟你的
人際關係無關,是有些事情的性質就是這樣。就算講了──並不是說
祕密、不能講,是講了也沒有任何意義。這就是人跟人之間有時候人
是很無奈的。有時候我常常會覺得,人雖然是一種群居動物,可是人
在本質上就註定了你是孤獨的。有時候人會怨歎說:別人不了解我。
事實上從人跟人的本質來看,世界上就根本不可能有真正了解你的人
,沒有這種人。為什麼?因為連你自己也未必真了解你自己啊。這就
是人的本質。
  所以,太史公他心中有這樣的悲痛,他沒有人可以說。他真是沒
有人可以說。直到某年突然之間──你突然之間會講出你真心話,而
且講得非常動情,常常絕對不可能是:你們有這樣的人生經驗就知道
,不可能是你故意、跟誰約好、哪一天、特定時間,去跟人家講。不
會是這個樣子。一定是在某種情境某種環境之下,發生了某件事,讓
你突然之間觸動了你的心,你才會突然之間打開你心中那一扇門,把
你真正的想法說出來。……
  ……很多時候,在你們未來人生你們碰到很多事,碰到那樣的事
你才會突然之間發現:原來我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我過去不知道我
是這麼一個人,突然間你才覺得是那樣。特別在碰到很多人生的大關
頭的時候,你才突然知道:原來自己竟然是『這麼卑劣的一個人』或
『這麼有勇氣的一個人』,你不知道。這就是自己,那如果連你自己
也不了解,你怎麼去期望別人一定能完全了解你?這種想法本身就是
一種非常枉想的事情,那是做不到的事情。
  那麼這個時候只能夠碰到某些契機,而任安這個事情,其實就是
太史公突然之間觸動他想法的契機:他有一個朋友,而且是好朋友,
現在下獄就要死掉了;特別寫了一封信來跟他求救,把他當成是他最
重要的救命『稻草』,希望他能拯救他。他可以去講,他有機會去講
;他講了,有可能救得了他的朋友,也有可能,很大的可能,根本救
不了他朋友。可是結果如何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你──
結果可能不好,可是你做;跟你根本就不去做,這是兩碼子事情。可
是,他有他的想法、他不得不去做,他不能去救他。他怎麼把這個想
法告訴他的朋友?就在那一瞬之間觸動了他的心弦,他把他真正的想
法,跟他吐露出來。這些想法是他從受了宮刑以後,他反覆說於自己
說了無數次,為什麼?因為只有說無數次,你才能有勇氣活下去,否
則你活不下去了。……
  ……所以一旦有一天,人真的能夠得到真正的信仰,真正你生命
的信仰而不是虛幻的信仰,那一天開始你才真正成『人』了,你才能
夠面對那麼多的責任、那麼多人生的無常,活下去。而太史公的信仰
:那個信仰不一定是神祇,不一定的。每個人都有一個信仰,那個信
仰不一定是神祇。太史公的信仰就是《太史公》這部書。他無論如何
都要完成它,他相信完成它是有意義的。這就是他的信仰,那麼人生
如何去尋覓自己的信仰:信仰不一定是宗教,有些人信仰孔子,儒家
不是宗教;儒家是一種信仰,可是它不是宗教。……
  ……看,太史公他當時信仰的是這樣的東西,他活下來。所以他
一開始、開門見山就把『《太史公》牛馬走』六個字,把它全部說完
,那是他的誓辭。……
  ……太史公當時是,心中痛苦盤旋、想了無數遍,最後在寫給任
安那封書信一開始,直接落筆,『《太史公》牛馬走』這六個字就直
接寫下來了。那是他心中信仰的根本。這就是他的信仰,他就是為了
《太史公》的信仰,像牛馬一樣走僕繼續完成,這就是信仰啊。所以
你們一定要明白,他一生的成敗、幸福跟悲劇就在這些事情上面。」
                呂世浩師「史記一」課堂語粹,
                         2010.4.1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