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兩個幼女的爸爸,昨天我早上看到的時候
那個衝擊實在說不出來,可以說好像當初看到NS發表時的感覺......
作為當了好幾年的爸爸跟當了好幾十年的電玩愛好者
整理了一天,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樣的
1、這東西對老任來說有好無壞
比起開發什麼3A大作,這幾個功能單純的小遊戲成本理應比較低
可能賣個幾萬套軟體的成本就回來了
其他的材料成本也不高,可以想見是賣一套賺一套
就算賣不好也沒關係,至少不會虧錢
2、「老任重新定義了遊戲機」
LABO主要的特色,如同上面幾位說的一樣,是「用主機玩手把」
這種思維想通了也沒什麼,不過如同NS當初發表之前
誰會想到「可以把掌機+HDMI界面 = 家機」呢
同樣的,大家都知道手把能震動,手把有IR感應,
誰家手把沒震動,但是震動只是作為一種「增進遊戲情境的體驗」
而不是作為讓遊戲本身驅動的功能。
瑪奧裡的關卡用震動大小來找月亮的創意已經夠讓人驚訝
用手把震動來玩真正的遙控車?? 天啊~~
3、電子遊戲的負面形象 VS 手作模型的正面形象
作為一個家長,每天都有一堆人告訴你「不可以讓幼兒太早接觸電子產品」
當我讓小蘿玩瑪奧學習邏輯推理,訓練手眼協調時,就連內人都覺得
「玩遊戲就是對小孩一定好處都沒有」
因為她是傳統的認為「玩遊戲=玩物喪志不念書」的人,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能理解
可是,反過來說,現代幾乎沒有家長會阻止小孩「用手」去探索世界
各式各樣的手工黏土,動力沙,馬賽克,DIY對小孩來說有莫大的吸引力
家長也都樂此不疲,因為玩黏土又不會近視,手作可以讓小孩成長算是「常識」了
所以,當我說「我要玩NS」,太太會說「小孩不要玩」
當我說「玩LABO」,太太會說買愈多愈好,這就是差別。
而實際上,那些「紙模型」,在動手作的過程中對於小孩關於空間的概念
也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從哪個角度來看LABO對小孩子(跟爸爸)都不錯
所以假設以下幾種情況
1= 已經有NS的家庭,買了LABO
對老任來說他們賺了一套遊戲錢
2= 已經有NS的家庭,沒買LABO
沒差
*3= 尚未買NS的家庭,買了LABO
那他們「勢必」要多入手「至少」一台NS啊
而當家庭買了NS以後,會只玩LABO嗎? 當然不會
因此對於衝NS銷量的老任來說,LABO只好沒壞
而我覺得LABO的銷量不會只是「少數」族群。
而且,我大膽猜測很多有不只一個小孩的家庭可能會入手不只一台LABO + NS
4、LABO 很無聊,一下子就膩了
那是你(指)
LABO的主要對象是針對幼兒,幼兒的特徵就是他們的好奇心很強,
而且可能大人覺得作一件事一下子就結束了,對幼兒來說可以玩一整天
爸爸講一個有點無聊的笑話小孩可以笑個半小時。
因此,LABO組合而成的那些功能簡單的玩具,對幼兒來說可不簡單
他們能夠從中得到的樂趣是大人的一百倍吧。
5、老任是賣玩具的
難道不是嗎? 可能很多人認為老任是電玩大廠
實際上,老任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在賣「玩具」
FC、NFC、GB、3DS、NS,都只是「玩具」而已
只不過讓人有樂趣的從花札變成了電子遊戲,本質都一樣
只要玩具的玩法是有趣的,管他手把玩主機還是主機玩手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