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學生自治選舉:專訪研究生協會會長候選人二號周芷萱】
◎台大意識報 本文刊載於本報粉絲專頁
(http://tinyurl.com/lsxfmq2)
台大學生自治聯合選舉將於5/28(三)舉行,為了讓大家在投票時有更多的參考資訊
,意識報特別訪問了其中學生會長及研究生協會會長的候選人,希望大家可以對他們有更
多的認識。本篇受訪者為研究生協會會長2號候選人,周芷萱。
(以下本社記者簡稱意,周芷萱簡稱周。)
意:請芷萱先介紹你的過往經歷和參選動機。
周:我畢業於台大歷史系,現在就讀國家發展研究所。曾經待過台大桃園地區校友會及台
大意識報社。以前對社會、校園議題有自己的想法,但覺得我沒那麼勇敢。這次一方面有
參選的機會,另一方面是318運動後的體悟:人生就是要勇敢一點,面對新的挑戰。所以
就參選了。校園自治是社會參與的第一步,如果自治經驗可以從校園開始連結是很好的一
件事。
意:為何不參選研究生代表?尤其你擔任過記者這種屬於監督、批判的角色,在參選會長
時心態如何轉換?
周:今年選舉規模大爆發,很多朋友平常對環境僅止於關心,這次卻願意參選研代,但沒
什麼人要跳進研協會長這麼大的坑。跟有經驗的朋友聊過後,我覺得也許這是個很好的機
會。而我並不覺得研協跟研代的關係有太大衝突,研協也是替學生發聲的管道,真正的行
政單位是學校,況且研協沒有什麼權力,所以就我自己的理解和定位,我反而覺得研協和
研代的關係不像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因為大家都是學生,選上的話會一起合作,向學校
反映研究生的權益。
意:對於研究生代表在校務會議席次甚少有何想法?若選上要怎麼改善這個狀況?
周:希望成立平台,把所有的研究生的聲音集中在這一席代表。讓校方增加席次幾乎不可
能,所以轉而希望學生開始關心自己的權益,並了解研協所做的每一件事跟大家都很有關
連。希望成立申訴平台,主要的理念是讓全校研究生成為研協的後盾,學校才會在乎我們
的聲音,可以一起討論我們提出的事項。學校有困難當然可以表達,但不是用突然刪掉
OED這種方式,或遲遲未發獎勵金也不說明,損害研究生的權益。獎勵金不趕快發,大家
都會很痛苦,因為大家都是靠這個生活的。如果光依賴研協會長還有學生會長兩個人的聲
音,學校不會想辦法解決學生權益問題。
意:針對妳的政見,現在各研究所已經辦了很多講座,為何還想舉辦講座?
周:我們的想法是「講座看到花,但你還是不會去」。學校有各式各樣的講座,請很好的
老師、硬體條件也很好,但大家還是不想去,平常上課坐在台下已經聽很多了,不會再花
兩個小時去聽別人演講。所以我希望辦的講座比較偏向工作坊的性質,我們會邀請願意與
學生對話的老師,老師只講一部分,再來小組討論。這個點子也是從318運動來的,那時
在街頭有很多公民講座,大家圍圈討論,這種形式可以接觸比較多人,而不是單純聽課。
本來文組和理工科可能沒有接觸的機會,但透過這個環境,可以交換彼此的想法,比較容
易交到朋友。其實研究生很需要拓展人際圈,因為有些人一直待在研究室或自己的空間裡
面。總之我們期待講座有以下改進:第一,讓大家對議題有更多了解;第二,不會枯燥無
聊;第三,有認識新朋友的機會。
意:你認為研究生與大學生、教授的關係為何?針對可能的衝突,也可透過申訴平台這個
管道處理嗎?
周:大學生跟研究生沒有管道不暢通的問題,因為助教的關係所以會彼此交流。比較大的
問題是跟教授的關係,因為立場也比較尷尬,研協可以幫忙之處有限。請教台大工會的朋
友後,我希望研究生遇到問題、並前來申訴時,研協公開呼籲老師按照規矩走,而非單獨
告知老師。畢竟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同學,而不是害了他。研究生必須要站在一起,主張研
究生還是要有自己的生活。往往跟教授有互動問題的研究生都孤立無援,身邊同學也抱持
著「這個環境就是這樣,熬兩年就好,意見不要那麼多」這種念頭。若外界聲音夠大時,
同學就會開始思考其實不用過得那麼慘,因為有比較才知道自己可以跟別人有一樣的待遇
。
意:對目前研究生的助教訓練有什麼看法嗎?研協有沒有可能舉辦培訓課程?
周:目前通識中心在助教一進來時有整天的培訓課程,請傑出助教作分享。之後每學期助
教都還要再上兩小時的課。目前的培訓方式很制式化,好像上了兩小時的課,就代表是及
格的助教了;學校的講座很無聊,卻又因為是學校辦的講座才可以認證,所以大家一定要
上。未來或許可以跟學校爭取用更多元的方式進行認證,制式化的內容對助教未來的教學
沒什麼幫助。目前我會先把講座、申訴平台先作好,再來處理助教相關事宜。
意:就你觀察,研究生當助理、助教,除了缺乏工時薪資保障,還有哪些困境?
周:對文組學生就是論文的生產。各系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課,我上任以後希望舉辦整合
性的講座,例如畢恆達老師曾經寫過「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系列,談很多研究生寫作
時沒注意的事情,可以請他來談論文寫作的困境,並且讓大家聊聊天、交換論文產出的痛
苦過程。其實這比較像心情工作坊,因為論文帶來的壓力很大,研究生其實很需要取暖。
在工作坊裡,各自把寫作困境拿出來討論,跟朋友聊聊,答案就出來了。針對理組學生的
話,就是以匿名方式運作申訴平台。很多研究生都想說兩年熬過去就畢業了,但以研協的
立場來說,保護他的狀況也很重要。針對研究生的困境,我主推三個活動:心情分享、論
文工作坊、申訴平台。
意:對於研究生就業問題,你提出「邀請青年前輩分享」,可以詳細說明嗎?
周:學校雖然有學思歷程,但多是請大師級人物,所處的時代跟我們差很遠,時代又變化
得非常快速,有些經驗就會不合時宜。所以我提出青年前輩,一方面他們有理想,被生活
所迫的程度不高,一方面既是「青年」,和我們就會比較貼近。以工作坊的形式,除了職
涯分享,也談學習經驗。目前各系系學會所辦的分享偏向各系的前景,但我們要做的是跨
科系、跨領域的分享,針對行業而非針對科系領域。鼓勵大家多方嘗試。
意:你覺得自己在這次選舉中的優勢為何?
周:我的團隊都是政治素人,政治素人通常對自治存在比較浪漫的想像,保持這些有時是
一種好事。剛開始參與自治的人會比較有熱情及較理想化的想法,並願意為此努力付出。
另外,我的政見都是經費許可、確實作得到的,也跟研究生的權益確切相關。例如人際網
路窄小這個問題就是跟有親身經驗的理工科朋友討論出來的。研究生生活圈比較小,也沒
有太多空閒時間,不太可能去參與社團,如果以講座形式就較有機會交流,但現在學校各
種作法都太制式化了,講座之目的不該是把大家放進絞肉機,生產成固定的樣子,我們希
望這部分可以更有彈性。我的政見主打是「人」,並期待看到每個人參與,讓大家認識不
一樣的人,而不只是做助教的工作、上應該要上的課,因為我把大家當真實的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