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女研社公開譴責陳乙棋性別發言-男性是結構上的劣勢嗎?
根據台大意識報日前對研協會長候選人陳乙棋的專訪中,陳表示他身為男性,
在選舉當中是處於劣勢的,而這是結構的問題(註一)
作為關心性別議題及女性公共參與的女性研究社,
我們對於研協候選人陳乙棋如此無視公共參與中性別不平等現況的發言感到遺憾。
在經驗事實上,社會結構並非讓男性在政治領域中成為劣勢,而是成為優勢。
女性在政治權力位置的低比例是相當普遍的、跨國的現象,這是政治學研究中肯認的。
在台大學生自治史上,26屆學生會會長中,共十九任會長為男性,僅有七位女性。
99-102學年度的學生代表比例,男性占了大約八成,女性僅兩成。(註二)
再以台灣政界為例,女性立委的比例也是在這一屆才高於30%,仍屬少數群體。
參與者中失衡的性別比例,是性別不平等的結果,同時也是原因。
女性參與者愈少,愈不利於身為少數的女性的參與,
女性會傾向於更不積極參與學生自治團體,
也不期待自治組織為她們爭取專屬於女性學生的權益。(註三)
實際上女性參與政治面臨的重重阻礙,不只是她們總是作為公共參與中的少數者,
還有更多關於性別分工、組織內權力分配以及日常生活的面向。
這些也許並非身為男性能夠經驗的,也許使某些人從自身的經驗推得女性
(尤其是外表亮眼的)在選舉中比較吃香的結論。
但是,即使是受歡迎的女性,也往往無法將此轉換為政治支持,
反而常常因此被看作花瓶、被輕視,甚至因為參選而被放大檢視外表、
穿著及私人關係等。
個人經驗的匱乏,固然使得性別優勢者難以體會身為性別弱勢者在公共參與中面受重重
阻礙的社會處境,然而,身為男性對於女性參政所受到的阻礙,如此欠缺理解、
甚至有錯誤的認識,這讓我們相當懷疑,
陳候選人如何推展他所聲稱的性別友善校園政策?
女性研究社作為關心性別議題的校內學生社團,
必須再次譴責研究生協會會長候選人陳乙棋對於性別的錯誤發言,
希望候選人在性別友善口號的背後,是來自於對性別不平等現況的正確認識。
註一:報導原文為「相較於另外一個候選人,我在校務參與的經驗上是比較豐富的。
劣勢的話就滿多的,第一是我們的性別,這是現行結構下的問題。」
http://cpaper-blog.blogspot.tw/.../102-2vote-ntugsa-1.html
註二:資料引用自王若帆、楊鳳琳〈自治、自製、自知中的性別〉意識報63期
http://cpaper-blog.blogspot.tw/2013/09/blog-post.html
註三:類似的例子,可見何明修、邱花妹對女性參與工會組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