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回文43
教育機會均等是一個不可能的迷思,也是一個反教育的迷思。
為何是個不可能的迷思?
如前文所述,在任何一種升學管道下,有錢人小孩就是比窮人小孩容易進入「好學校」
→找到高收入工作
→階級再製
要實施真正的教育機會均等,只有在「家庭」這個社會單位被破壞掉,所有小孩全部進
幼兒院、上一模一樣的教育,才有可能。
當然,每個人都有受教權,但這個受教權究竟是出自於教育的內在目的,還是出自於教
育是個為資本家服務的國家機器?當我們一開始形成每個人都有受教權的概念時,似乎
不是把教育當成是找到高收入工作的手段;更何況,高收入工作之所以是個可欲求的東
西,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產生貧富分配不均,有些工作比起其他工作更容易透過投資,
而不是勞動,獲利。在這個思維之下,教育機會不均等是必然的後果。
假如存在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所謂藍領階級和白領階級的所得差距稍微小一些,
體育選手、藝術家能獲得比較穩定的保障,資本家透過投資賺的錢沒那麼多,而軍公教
的退休金沒那麼多,那麼「考上台大」就不會是一件這麼可欲求的事。
如果教育機會均等是站在對階級流動出發的一個想像,那它確實是一個不可能的迷思;
但是當社會的財富分配稍微均等一些,那教育機會均等就會稍微可能一些。
而教育機會均等為何是個反教育的迷思?
回想那個被許多人稱頌的聯考制度,它意味著全部人接受一樣的制式教育,也就是說,
至少在教材上都是一樣的。
但是讓我們想想那些弱勢小孩。對於弱勢小孩來說,他每天面對的是什麼?也許是個單
親家庭,他爸爸要上大夜班,他哥哥在外面吸毒,會回家打人要錢,他還要幫姑姑顧店
,每天面對大量的勞務,加上遙遠的通車時間。你要這樣的小孩讀什麼三角函數、英文
單字?制式教育所教的根本就不是他所關心的事情,他需要的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好
好處理各種複雜的情緒,他需要的是立即應付現狀的能力。
對於教育機會均等所暗示的「透過個人努力而成功」,就是忽略了個人努力中的動機、
心理因素其實很大一部份也受到後天環境所決定。一個能夠靜下心來讀書、準備考試、
並且沉浸在其中的人,本來就比較容易在安康的家庭中孕育。另外,即便有個窮人學生
靠著超凡的努力和意志考上台大,但是他對他所讀的系並不熱愛,他也無法適應孤獨的
學術生活,更別說在一個同學多半來自高收入家庭的環境,他很容易會感到格格不入與
文化衝擊,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教育應該帶來的。
教育機會均等也許會帶來一點點階級流動的可能,但是他卻帶來全體青少年的壓力(除去
那些在這個體制中還能游刃有餘的)以及不快樂的中學回憶。我敢說沒有人對於自己讀中
學時面對那種戕害心靈的校園生活,會感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