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M 型化:統計數據告訴你,台灣的窮人真的唸不起台清交
by: 想想論壇 2015-05-08 教育、貧富差距
教育一直以為被當成階級流動的工具,給了弱勢家庭子女階級流動的機會。陳前總統出身
三級貧戶而能就讀台大法律系進而成為總統,更是為人所稱道。然而今天在台灣,弱勢家
庭子弟真能透過高等教育翻身嗎?
由於缺乏實證的研究,很難指出有多少比例的弱勢家庭子女真的因高等教育得以進階翻身
,但家庭背景影響接受高等教育明星學校的機會卻早從各項研究獲得證實。
2009 年駱明慶的一篇〈誰是台大學生?〉的研究指出,1982 到 2000 年間,57.6% 的台
大學生來自雙北地區,而苗栗、嘉義、花蓮、新竹、台東五個縣的比率卻不到 1%。另外
台大學生父親是中高白領階級、公務員的比例高達 77.5%,遠遠高於工農的 8.5%。
駱明慶研究的是台大學生的家庭背景,同樣看看中低所得家庭子女實際就讀各大學的學生
人數比例,結果更是怵目驚心。
根據教育部的資料,101 學年度就讀台大的弱勢學生數僅 351 人,在全體三萬多名的台
大學生中佔不到 1%,可以說是聊備一格!
而從各大學弱勢學生就讀比例的資料來看,101 學年度全國低收入與中低收入學生就讀大
學的比例為 2.52%,略低於全國中低收入人口比例。而中低收入學生就讀國立學校,特別
是普通大學的比例遠遠低於私立技職院校,比例高低恰好與社會對大學的評價,國立大學
優於私立、普通大學又比科大好的印象吻合,難道進大學也有階級問題嗎?
a_1
進一步看各校的數據,包括上述台清交成等傳統名校,弱勢生比例都不到 1%,相反的,
比例最高的十所學校,除首府大學是普通大學、台東專科學校為公立外,主要都是私立的
技職院校。
b_1
然而細究這些比例最高的學校,高鳳數位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均已在 2014 年宣布退場
,高美、康寧也因學生數過少,被列入教育部退場輔導名單,東方和和春則因註冊率過低
,有退場的壓力。換言之,對弱勢學生來說,儘管九〇年代的教育改革後,廣設大學提高
錄取率,但台清交等名校的大門依舊狹窄。至於對弱勢生比較親和的學校,很多都有退場
的疑慮。退場的原因很多,但從過去的例子來看,多半逃不開教師流動率高、課程不合理
整併、學校資源不足等嚴重影響教學品質的問題。很難想像一間師資與課程不固定、教職
員被減薪欠薪的學校,可以提供學生怎樣高品質的教學!
雖然就讀台清交等前段學校未必就等同於翻身,特別是在當今高學歷高失業又低薪資的狀
況下。然而我們不能不去正視,我們把較多的資源投注在學費較低的公立學校,特別是這
些前段明星學校還有頂尖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大量經費的加持,如果這些高投資卻低收費
的學校弱勢家庭子女居然較難進入,恐怕很難說是公平吧!
更何況並不是所有叫做大學的就有一定程度的教學品質,並不是人人都有大學念就叫教育
機會均等,高鳳、永達顯然不能等同於台清交,我們不能再對弱勢學生就讀前段學校比例
偏低的問題視而不見。
過去十年來反高學費運動成績斐然,可以說基本上阻擋了大學學費大幅的調漲,但對於扭
轉前述高社經地位子女以較低學費就讀較多資源挹助的反重分配現象、教育資源逆分配問
題,仍缺乏有效的政策回應。 包括學費凍漲、學雜費補助、助學貸款等,充其量僅能減
輕弱勢家庭的負擔,卻沒有解決根本進不去前端學校、低補貼高學費的結構問題。透過考
試決定誰得以享有較多的教育資源,表面上是公平的,卻忽略家境優渥子女擁有較多的資
源而能在考試升學路上有較好表現的結構問題,這是假公平。
反高學費十年有成,現在又將到每年爭辯學費調漲的時刻,今年除了抗議學費調漲外,是
該對高等教育資源反重分配現象發起作戰了!
http://goo.gl/4jqP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