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是瑠公圳復育計畫兼校園藍帶計畫的一環
至於挖出那一條路線主要是參考以前瑠公圳支線(又名大安支線)所經過的路線,該原始路
線停水廢圳,後來也在興建「土木館」、「新化學館」(非積學館)、「新生教室」等建物
時陸續將原有圳道填平。
這次挖的路線除了參考舊有地圖外,總務處也有派人使用透地雷達偵測,雖然有看得出一
段路線的訊號不太一樣,但往下挖卻沒有挖到遺構。因此整段水圳是參考舟山路小拱橋旁
最原始的樣貌去作的水圳。
整個工程除了還原清乾隆年間郭錫瑠跟郭元芬開創的瑠公圳路線外,以現代角度則是關注
在校園藍帶(水體)的課題。讓校園內有水體經過,除了大雨時可以當作防洪儲水區域外,
也可以經由水體吸收熱能蒸散,延緩熱島效應的狀況。
關於瑠公圳過往流經臺大校總區路線可以參考這個地圖:https://goo.gl/17FP9d
※ 引述《icepet0015 (虛擬天空)》之銘言:
: 借串問一下
: 小福旁邊的那條水溝到底發生什麼事啊?
: 一條目測不到50公尺的水渠
: 兩座橋
: 中間還有一串渡河用的石階
: 大概長這樣
: https://i.imgur.com/X3IsjgA.jpg
: 我真的覺得這條水溝(圳?)(渠?)有點可憐。
: 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