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從飲食開始
*文/崇榮、正學、浩翎、俊緯、學瑜
隨著近代社會的快速變遷,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往往選用快速又便利的食物,從事工商業
的人口越來越多,都市人漸漸地對農業與農村感到陌生,對食物的來源、生產與加工的方
法也沒有深入的認識。由新聞報導與相關的營養專家呼籲中得知,現代社會除了因飲食不
均衡所導致的文明病越來越普遍外,黑心食物造成民眾的恐慌、甚至對食物的不信任,都
透露了現代人對於飲食和農業知識的缺乏。
學童的教育向來重視傳統的自然與社會科學,對於飲食與農業的部分著墨並不多。對自
然與生命科學知識感到好奇的學童,並無法從學校開發其對農業的興趣,而傳統的健康教
育課程也往往忽略了食物製造過程的這一段。想讓學童認識農業,可以從食物的來源與飲
食教育開始,藉由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包括農事體驗、料理實做與接觸農產品的
本質,讓學童漸漸親近鄉土,同時也瞭解了食物的生產過程,進而教導如何選擇正確的食
物,吃得更健康、更安心。
學童飲食教育教什麼?為什麼要教?
學童飲食教育應該著重在均衡飲食、食品標章與標示、在地消費與綠色飲食觀念的推廣
方面。前三者是期望學童藉由養成好的飲食習慣與正確的觀念,綠色飲食的觀念則讓學童
理解如何「吃」對地球造成的負擔較小,使學童願意接受健康且對環境有益的飲食選擇。
要培養學童選擇健康食品的能力,教導學童辨認食品標章與解讀營養標示是很重要的。現
今市面上食品的認證標章種類繁多,許多人選擇貼有認證標章的產品,卻不清楚不同標章
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教導學童辨認不同的食品標章背後的含意,可以使學童更瞭解食物的
特性,如GMP「食品良好作業規範」代表加工食品、CAS organic則為優良的有機農產品等
。協助學童學習如何解讀營養標示,除了講解碳水化合物、鈉、脂肪與熱量的概念以外,
透過比例的觀念教導學童計算出正確的營養數值、並做不同產品間的比較,可以培養學童
實用且帶得走的能力。
此外,現代小朋友外食比例增加,透過飲食指南講解均衡飲食的觀念,並實際思考一天三
餐飲食的合理規畫,可以避免學童未來對於食物的選擇傾向於高油、高糖與高鹽,進而對
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台灣校園缺乏對飲食教育的重視,根據衛生署調查,今日有超過
1/4的兒童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健康問題,良好的飲食教育須從小扎根,才能扭轉學童不
正確的飲食習慣,在維持正常體重與預防疾病上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教導學童在地消費的觀念
在全球化的時代,食物常被當成一般商品運來運去,運輸過程不僅消耗大量的石油,也造
成龐大的空氣汙染,製造碳足跡。當我們有自覺的購買本地食物時,我們所花的每一塊錢
中大部分便可以落到本地農民口袋、活絡本土經濟景氣。此外,我們也能夠享受到新鮮度
佳、熟度夠、品種多樣的農產品,並且減少貿易商抽成與長途運輸的費用。
在地蔬果通常是符合節氣生產的,更能凸顯該季節特有的風味。再者,因為不需擔心長途
運輸的損耗,包括碰撞壓傷、長黴菌、腐爛、脫水等,所以不需依賴藥燻防腐、多重包裝
及冷藏,對消費者而言是最天然健康的選擇。本地農家在降低農藥、防腐劑使用與食品加
工的的過程中,也為環境保護做了無形的貢獻。透過教育學童選擇在地生產的農產品,支
持在地農業之餘,也為自己的健康和養育我們的土地付出心力,友善地對待身體和環境。
各國飲食教育的進展
(一)日本
日本自2005 年7月始實施食育基本法,強調食育的重要性。日本認為應把食育作為生存的
根本,看成智育、德育及體育的基礎,藉由推廣食育教育,可讓學童改善飲食生活中存在
偏食、飲食不規律等問題,並對食品安全、食品依賴進口等問題有基本的認識。推動五年
後,日本兒童不吃早餐與在地農產品利用已有相當改善。社會亦逐漸重視且支持學校推動
飲食教育。
(二)美國
你知道食物的原物料是從哪裡來的嗎?當小小朋友認定一項食品「好」吃之後,他就會認
定那樣食品「能」吃,即使他們知道了噁心的過程。不健康的營養午餐系統危害學童的健
康,也讓學童沒有機會關心、瞭解他們所吃食品的製造過程。 -Jamie
Oliver
習慣往往就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這不是我們不重視健康,是因為在我們知道什麼是健康之
前,我們就已經學會「不健康的飲食」了! -Ann Cooper
美國可以說是世界上飲食失衡最的國家之一。企業影響消費者的飲食習慣、餐廳提供高油
、對身體高負擔的食物。長期接觸加工食品,很多小朋友甚至不認識食材,以為加工過的
食品就是原本的樣子,長期下來已養成不健康的飲食。
近年來,美國已有許多人開始有實際行動,要從學校、家庭開始教育,改善大眾的生活品
質。其中包含知名廚師Jamie Oliver、負責學童午餐的Ann Cooper等人,除了發表演講、
改善供餐制度,也帶領民眾動手烹調食物,了解食物的原味、學習健康的飲食方式。
(三)台灣
衛生署在2011年公布最新「每日新飲食指南」 ,特別為國人健康狀況所設計。包含全新
的扇形飲食指南。提醒國人宜遵守「國民飲食指標」12項原則及「每日飲食指南」之建議
,養成正確的均衡飲食習慣。其他例如宜蘭等地,已經嘗試以學校為基礎,實踐在地消費
、支持社區農業,並且在學習栽培農產品或飼養牲畜過程中,讓小朋友了解生產過程、方
法與環境的關係。雖然經過實際執行發現許多問題,但已跨出踏出飲食教育的第一步。
希望未來能繼續嘗試藉由貼近實務的體驗式學習,改變一般民眾對飲食的想法,從餐桌出
發,關心整體生產環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