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7-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劉正忠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中文系選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聲情演繹
篇章設計
矛盾語法
山脈縱走
小散文詩
語言壓縮
隱喻布置
變形金剛
長詩敘事
戲弄漢語
謎語詠物
亂針刺繡
歧路亡羊
繁花盛開
風格一種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每堂課都會有小作業或小組活動,很充實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老師自編講義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順序是按照投影片講解,有些詩會放在講義裡面,ppt的詩比較多,也有大綱和內文, 講
義就只有詩,通常不會全部讀完。
最後一節課通常是小組討論/作業時間,常常可以提早下課。
上課內容主要就是詩的分析和講解,但主要是分析形式而非內容,提供了同一主題的不同
表現方式。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課後習作 30%
上課表現 40%. (出席率+小組作業)
期末作業 30%
老師對詩的給分應該算偏甜,就是鼓勵大家創作的新手入門班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沒有考試。
課堂作業大多是根據當節課的內容有一些練習。
一開始是個人回家作業,會小組討論出共同的題目,後來變成學習單,會有一些短句的練
習。
期末創作:
創作一首詩(或一組詩)。
總行數須達五十行以上。
可以是一首長詩,也可以是系列短詩的組合。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
習慣?嚴禁遲到等…)
小組活動時就會點名,平常也會有學習單或發作業,有沒有出席蠻明顯的。
應該不需要什麼基礎。文學創作(一)是散文,(二)是新詩,我原本看課綱覺得蠻有興
趣的,但後來才發現是上學期的XD 不過因此從讀詩的人變成寫詩的人,有掌握到一些不
同形式的寫詩方式,可以在練習中逐漸不害怕寫詩~
老師人蠻好的,期中活動是讓各組寫一篇謎語詩,找尋對應的校園地點,最後人人有獎,
還說「看我發禮物發這麼順,應該知道我以前是教幼稚園的」XD
因為要加簽的人不算非常多,除了第一節課沒到不給簽,其他好像都簽了。
Ψ 總結
老師說創作其實不適合用教的,第一堂課他就說他只是很想把這門課開完XD
不過實際上老師講起新詩還是比散文有趣太多了,有時也會聽到一些八卦。課程很充實,
每一堂課都學到新的技巧,也有確實的練習,小組一起寫詩討論也可以互相觀摩,不過有
些是討論完主題之後再各自書寫,不能看到彼此的作品有點可惜。
另外如果是課後作業會有簡短的評語,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