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7-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藍佩嘉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社會系大二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複製課綱
這門課的全名為「社會學觀點的社會心理學」,探討如何從微觀的日常生活
與人際(interpersonal)的分析層次來洞察社會的構成與運作,或者說,
自我、認知、情緒、行為與認同如何受到社會結構與團體互動的影響。
相較於心理學觀點的社會心理學,本課程強調社會不平等與權力關係(包括
性別、種族、階級與性取向)的作用,教材多選用社會學的經典與相關研究,
希望透過經驗現象的分析與討論,進而達成描述、詮釋、反思與改變社會的
目標。
每周進度:
認知與基模
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
自我與認同
角色與互動
偏見與汙名
性別與框架
情緒
權威與從眾
反抗與集體行動
階級與慣習
親職與童年
團體作業報告
另有一周是客座演講,講者是中研院社會所余貞誼
講題是〈鑲嵌性的時間經驗:社群媒介於日常的時間實作分析〉和
〈我說你是你就是:從PTT母豬教探究網路公共領域的樣貌〉
倒數第二周是女神自己演講自己的新書
《被擠壓的親職:教養焦慮與不平等的童年》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前幾周有點無聊和零碎★★★★
討厭團體報告☆
倒數第二周的演講★★★★★★★★★★★★★★★★★★★★★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開學到118的影印店買課程讀本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課前會上傳PPT到ceiba上希望大家印下來抄筆記
第一周雖然說原則上禁止筆電(並附上一堆社會心理學的證據)
但其實上課用筆電抄筆記老師不會說甚麼
有幾周會最後一節課會分成三個助教帶到不同教室上討論課
討論課會再分成小組,要簽到。
上課偶爾會看影片或是一些社會心理學的實驗片段
有幾周會看紀錄片或電影,
但大致還是以PPT授課為主,大致介紹一些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例子。
老師教學風格還蠻活潑的,會不斷在教室來回走動要同學回答問題
也能把同學的問題與回答收攏得很好!上課很有個人魅力!
只是老師的英文太好(非常好聽),有時候中英夾雜會稍微聽不懂,
連講台語都有英文腔。
之前和其他同學討論,覺得社心前幾周上課有點無聊,
原因可能是社心本身比較缺乏一致的理論觀點(?)
所以上起來就有些零碎,
否則老師本身演講是非常有魅力也引人入勝,
最後第二周老師講自己的研究就非常非常精彩!
(老師非常適合演講XD)
上課偶爾會要同學拿小紙條回答問題交給助教,可能是以此點名?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四份小作業 40%
課堂出席與討論 10%
團體報告 30%
期中考 20%
小作業一學期有五個題目,自行選四次撰寫,
基本上會和當周主題與文本扣合,篇幅在1500~2000字,超過或不足都會扣分,
可遲交,但遲交最高只有B+,雖然實測稍微遲交幾小時不會扣分。
助教給分還蠻甜的,基本上是A起跳,只是評語寫得非常隨便,
雖然可以理解助教工作很多,社心人又很多。
期中考考古題有,基本上有上課、有讀讀本(雖然我期中後就沒讀了)
不會太難,只要有講到讀本的理論並舉例分數都還不錯!
團體報告會在某一周以OPENSPACE的方式分組,
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去寫,
這學期的主題有:廟會、反同組織的動員、外籍生與本籍生的互動、宿營、
制服日、KPOP演唱會、音樂祭、台北市長選舉、大型補習班的教師崇拜等等
之後利用課餘時間討論,最後一周上台發表。
團體報告的準備時間還蠻趕的,大約只有一個月,
而且一組七到八人其實還蠻難討論的。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如上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出席率就是偶爾用小紙條點名、討論課簽到,應該不算太重出席。
佩嘉是大家的女神!!!人很好但不太知道怎麼跟學生聊天XD 但依然是女神!
加簽順序課程網有寫,開放旁聽。
Ψ 總結
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