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11-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蘇國賢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社會學系選修(非教育學程)
δ 課程大概內容
社會學是研究人群互動的科學,包含社會的制度、過程、及人群關係。社會結構主要由幾
大制度所構成,包含經濟、政治、家庭、宗教、健康與教育。其中教育是整個社會系統中
最重要的一環,教育透過學校組織來運作。透過學校所提供的社會化過程,我們成為社會
的一份子;學校屬於階層化體系的一部份,透過學校的學習,我們習得就業所需的技能,
透過學校的篩選及分流過程,將人群按照能力、興趣、背景分派到不同的社會位置,執行
社會分工。教育體系也與其他社會制度相互依賴,彼此互相影響,一方面受限於社會系統
,另一方面也成為社會變化與更新的動力,因此瞭解教育體系對於理解社會如何運作十分
關鍵。
教育社會學可以從很多角度來進行提問,如家長、學生、雇主、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老師
及行政體系及整體社會大眾等不同觀點,這些利害關係人對於教育系統應如何運作各有不
同的想像,因此理論的視野十分的多元。教育社會學特別強調從多方視角來理解學校的運
作,探究學校內的正式組織與非正式人際互動,如何影響教育機會、學習成效及教育的變
化。 其中教育社會學者特別關切的家庭背景、學校組織及學生的非正式互動,如何型塑
教育的過程。主要的課題包含:
1. 教育社會學的主要理論觀點
2. 教育社會的研究方法
3. 學校組織與環境
4. 學校組織的正式與非正式的運作
5. 學校中的角色與人群關係
6. 課程的內容的爭議
7. 教育競爭的過程
8. 學校內與學校間的階層化
9. 教育機會的公平:階級、性別與族群的不平等
10. 高等教育體系
11.教育的變革:技術與社群關係的影響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喜歡自由決定要不要上課:滿天星
想要背課本就拿到學分:滿天星
喜歡跟老師聊天:滿天星
英文不好:兩顆星
想要系統性學習關於教育社會學的知識:兩顆星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Jeanne H. Ballantine, Floyd M. Hammack, Jenny Stuber. 2017.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8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ition) Routledge Publication.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會做投影片,內容大概就是課本章節的中文翻譯逐字稿+一點他自己做的圖片表格
課程以老師的演講為主,會有課程錄影放在NTU COOL上
考試為課本內容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單元作業成績 25% 撰寫每週課後問題(每週兩頁)
期中筆試 30% 範圍:從開學第一週到期中考前的閱讀及上課內容
測驗方式:選擇與簡答題
期末筆試 30% 範圍:從期中考後的閱讀及上課內容
測驗方式:選擇題及簡答題
期末小報告 15% 撰寫指定題目之小論文一篇(10頁)(後來算取消了)
期末考不知道,但期中考的平均是64分,滿分104,最高分是100最低分是28,期中後停修
的同學滿多的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作業:PPT裡面會有一些問題,把那些問題寫大概一張A4紙的量,交出去就是滿分
考試:選擇題基本上是全英文,內容多出自課本,有大量選擇錯誤答案的題目以
及數據測驗,大致為選擇30幾題、5題簡答題(名詞解釋)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加簽只要是寄信就會全簽,直接給授權碼的那種
出席率不算在評分內,沒有點名過,很多人都會翹課,全班52人曾經有一天第一節課
只有5個同學來上課
老師其實是一個很友善的大叔,好像有學很長一段時間的大提琴,很多舉例都會跟音
樂教育有關
外系同學完全不用擔心沒有社會學基礎,只要夠會背課本、英文閱讀沒問題就可以了
Ψ 總結
如果想修涼課、想簡單輕鬆拿到學分,這堂課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真的很
難學到理論性的東西,上課內容大致上都在介紹美國的教育研究,偶爾只能用老師的
課堂提問和回家作業回歸到台灣現況,這還滿可惜的
除此之外,考試的方式應該也是很勸退的一個點,全英文選擇題但是大部分內容都看
得出來是從課本上複製貼上,再改掉一個詞叫你選錯的那個,不然就是考一些不知道
為甚麼要記起來的數據,舉例來說(非真實考題),課本上可能會說目前美國學生藥物
濫用降低了30%、吸菸降低了26%,但大麻的使用比例還是維持,而且學生多認為大麻
不會有害,考試考的是藥物濫用降低幾%
另外,雖然是叫做教育社會學,但前半學期有很大一部分的主題是社會學研究方法,
甚至還有統計的問題,外系的同學可能會有突然跳到別的科目的感覺
而且老師對課程進度的掌握度沒有很好,期中考只考了第一章節+研究方法,期末考
只考了第二章和第三章,但整學期的課原本預計還有第4、6、9章,可能是因為老師
很喜歡講一講中間跳去講故事,然後就忘記時間了
還有,老師和助教好像不太會用NTU COOL,忘記上傳檔案、開作業區的狀況都滿常見
的,所以要記得去提醒他們
我自己的心得是,每周去上課很難聽到老師對於主題講太多更深入的知識,課程內容
也跟現實有點脫節,考試的方式也完全學不到甚麼,最後就變成一個很會背東西的東
西這樣
每堂課大概就是老師講故事60%、念ppt30%、補充內容10%,雖然我都有到但總覺得很
像在蹉跎時間,最後出席率越來越低的時候就覺得大概不是只有我這麼想
但老師做其他的研究還有社會學研究法、統計的部分也講滿好的(雖然我那時候完全
聽不懂),如果他開了這兩種課搞不好會是好課,而就教育社會學這堂課來說,知識
量和啟發性都不是很充足
總結:想要拿學分、自由運用時間、跟老師聊天、聽老師講故事,這堂課是很好的選
擇,但如果想要系統性學習的話不太合適,可以依個人狀況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