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排版一下
※ 引述《tastewisdom (艾文方思基)》之銘言:
這次社課講到一個以前不曾深入思考過的問題:文化
為什麼可以介入、干預社會?以前寫過一篇討論交工樂隊
的社會批判性的報告,那時候對於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媒介
參與社會運動,只單純地覺得這是件好事,似乎沒必要再
去思考為什麼它可以這麼做、正當性在哪裡。而雞哥大大
的社課開啟了比較多的思考空間。文化是一種人們的日常
生活方式,是彼此協商、溝通仰賴的一套系統,因此思考
社會或政治問題的時候,必然不能繞過這塊。我後來想到,
人們習以為常的政治參與形式,或許也必須借用某些文化
概念,才能讓人們有互動的可能,比如說現代民主思想中
的公共討論是源於中古歐洲的城市廣場,而民主制度移植
到非歐洲的社會,因為缺乏了這種傳統,所以不能像歐洲
那麼有效地運作。而遊行抗爭的場合,或許組織者也必須
動員某些群眾習慣的文化符碼,才能成為一個有效的政治
行動。不過這部份我很缺乏實際的觀察,所以沒有甚麼想
法。
另外,我想針對雞哥提的一個說法回應,也就是「先
有文化的東西跑出來,才接著跟來政治的」。在社課中,
這主要是由台灣的例子解釋而得來的結論。我的想法是,
或許這可以考慮到台灣的政治環境。因為在戒嚴時期,政
府對於異議思想或政治活動的打壓,所以對於政治環境仍
保有批判性、並且敢於表達的人大多是知識份子,而且多
半棲身於政府箝制較鬆的藝文圈(相較於學院或政府機構)。
我想,那個時期的異議思想,多半以文學藝術的形式呈現,
可能與政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文化不一定會走在政治的
前頭,如果以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關係來看,政治還是
走在文化前面的。我覺得,文化與政治之間保持著一種若
即若離的複雜關係,並不如某些人所宣稱的「文化歸文化、
政治歸政治」那樣截然二分。而近年來的社會運動逐漸與
一些文化行動結合,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文化行動是一種
貼近生活、甚至就是生活的語言,相較於概念化的、冰冷
的政治分析的語言(當然這也是社會運動不可缺乏的一部
份),更能為普羅大眾所接受。像我自己就是聽了交工樂
隊的歌,轉而對異議、批判的知識產生興趣。誠如張鐵志
大大所說的,「一本寫得多好的小冊子,也不會被讀超過
一遍;一首寫得很好的歌,卻可以被傳誦千萬遍。」(雖
然我把共產黨宣言讀了好幾十遍,不過這句話在多數時候
還是堪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