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t9327 (遲)
2011-12-28 20:53:50家裡附近河堤邊的高架橋下,原本是一個帶
狀的眷村地帶。小學的時候傳出要拆遷的消息,
今年已經矗立起了一排全新國宅和一棟以豪宅形
象出現在電視廣告中的建案。記得以前小學有個
一起玩的朋友就是住在眷村裡的,但要去河濱公
園玩的時候卻還是會繞路迴避那裡,抱著認為那
裡髒亂治安不好的偏見。近年,住家附近開了不
少新的商店和裝潢的公司,可以感受到那排新建
案帶動起的新商機和新氣象。
住家這邊的案例相對於康樂里是很平和的,
因此,在這次社課以前我沒怎麼細想過眷村拆遷
背後各式龐雜的問題。現在想來,儘管程序順利
,當時昏暗小巷內年邁的居民們多少也是會感到
不安不捨的吧,這樣的心聲卻也只能被其他聲浪
壓過去了。這次康樂里的影片還頗戲劇性(也莫
名地有不少笑點),政府政策指導出的戲劇性。
「先建後拆」文字上的操弄,就算是那樣解釋
好了,但政府的角色不安置就拆屋難道正當嗎?
影片結束後的一排字說在拆遷後四百多天建公園
的預算才下來,說明了政府行政上的粗糙,沒有
認真對待居民的生命財產。
年邁的居民有的人沒有親屬,情感上的依託
可能就只有一同話家常的鄰居。康樂里像都市中
的孤島,步伐緩慢的居民看到的是小巷盡頭流逝
而過的車潮,那是他們踏不進的車水馬龍。迫遷
拆掉的不只是磚瓦,也拆散了居民的人際網絡。
縱使手中握有彼此的聯絡方式,要見上一面,對
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卻是困難。都更是要做的,但
為政者往往只有政治上的利益考量,不願拉低身
段去聽少數人的心聲,不能設身處地。看到當年
的馬英九,會覺得究竟那是為當下的競選作秀呢
還是政治圈待久了都會變成一個樣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