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曾和教授談論生命意義是什麼,教授當時跟我說:「不要去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沒有答案」,在當時我對這句話半懂不懂,現在我既肯定這句話也否定這句話,否定
是因為,生命的義意不是沒有答案的,只是它不是一個答案,即便它不是一個答案,也不
否定追尋義意的歷程,因為這是必要的,追尋意義的目的在耗盡一切向外追尋的力量,直
到我們將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回歸平靜與喜悅。我們會看到有些人在追尋意義與成就,
但你很少會看到有人在追尋喜悅平靜與自在,因為很無聊沒意義,而一個能感到喜悅平
靜與自在的人並不會刻意的追尋意義與成就,這是很吊詭的一件事。
WillSmith主演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一整部片Will Smith都一直在問幸褔是什麼
,但他為了忙於生計與孩子,完全沒有時間休息片刻,就在片尾時,當Will Smith找到工
作,終於停下追逐的腳步,不再追尋以後,然後說道:「這一刻我才知道原來這叫幸福」
,然而現實狀況是,當我們落於這樣的情境中,我們不會做出「原來這一刻叫做幸福」的
結論,而會想辦法再次重現這一幕,因為我們認為這份幸福感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沒有
想過這是因為當我們追逐的心止息以後,自然而然産生的,這一幕道出了想要追逐意義感
或幸褔的人之所以不斷地想再複制這份經驗的原因。
然而意義感及無意義感還本身還有另一個層次的意義。
「無意義感」是什麼呢?它是一份感受,伴隨著能量低落及拒絕當下經驗的感受,它的意
義在告訴我們,我們接觸不到意義感,所以才需要追尋(看起來像廢話,但這是我花了很
久的時候才領會的,這句話對我太重要了),而不是追尋意義感本身有什麼了不起,
它是一種指標,它在提醒我一件事,那就是我失衡了,失衡有很多深層的原因在,然而不
管失衡的原因是什麼,要達成「無意義感」,必需要有低落的感受及想逃離當下或一直以
來重複性狀態的困境,這二個還真的缺一不可,一個人可以很噪動完全靜不下不能專注、
完全的與當下失連但是不會有「無意義感」,一個人可以困在逆境很久但仍然能量滿滿
而不會有無意義感,但是能量多少是浮動的,所以每天能夠做一些例行瑣事來將自己的心
拉回當下,及適度的運動就變得很重要,這種每天儀式性的作為是達成意義感的重要方法
,但多半都被追尋意義感的人標定為「毫無意義」,所以多半不會去做,甚至內心會
OS:「你們天天幹這些事有什麼意義?」,事實上一切的問題都出於自己的失衡。但是失
衡本身不是壞事,當一個人長期在機械化的模式中,需要這個失衡來提醒自己,只是有些
人會一直順著失衡往下掉,這是為什麼「定課」「儀軌」或「好的習慣」這麼重要的原因
正因為有追尋本身才會了解什麼是無意義感,也才會知道如何達成,知道他是什麼,不是
什麼!追尋本身一定導致失敗,但它卻有它的必要性,然而,意義感的另一個層
次是可以被追尋與達成的!
意義感的另一個層次的確可以透過某些方式達成,蘇菲神秘主義稱為「內在真相」(
inner Truth),禪宗的雲門三句也提到「內在真相」的過程——「顧、`見、疑」,內在
真相在說明某種內在經驗在昇起的瞬間,伴隨著一種「就是這個」的真實感,在這之前會
陷入長期的困惑之中,當內在真相出現時,不但困惑消失,所伴隨而來的答案及意義感與
真實感,除了開心與興奮以外,還能鬆脫困惑前的執著,創意工作者最常做這樣的訓練,
他們常常需要進入思索創意的壓力之中,同時平衡這份壓力,所以創意工作者也需要高度
專注的能力,好讓自己回到當下,也需要一些放鬆(傾聽自己)的能量,這股想要得到答
案的壓力既能被平衡,又能適時的在生活中的空隙中偷跑進來,只是創意工作者拿來設計
,身心修持的人則可以拿來思索生命的問題,事實上他也不是思索,而是一股困惑想知道
的原始趨力,而不是用智能(intellect)把這股壓力給解除,如果這個方法己經用的很
習慣,會發覺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突然領會」。
這種追尋不是一種外在追尋,它需要長時間與困惑的壓力為伍,同時又能專注於當下且保
持平衡,當內在真相常常出現,會使我們的觀點角度擴大,更能夠與事物産生連結,從平
凡的事物中看到不平凡,這就是一種連結。
Rollo May在心理諮商的藝術將健康的人格分為四個要素,「個體性」「社會性」「自由
性」與「宗教性」,「宗教性」是我認為最好實現的,「宗教性」與宗教無關,而是一個
人有沒有宗教情操——你會不會愛山河大地,會不會感謝一切萬物,當你每天到公園散散
心,會不會跟花草樹木打招呼,你會不會摸摸樹木,感受一下這個世界的美好與恩賜
,這是最立即的連結,也是親近自己的一種方式。
追尋意義感最終就是做自己最真實的樣子,親近最真實的自己,要做到這件事,便是接受
每一份經驗,即便偶發的無意義感,因為人不可能拒絕某一份內在經驗的同時,還能夠「
做自己」,因為每一份經驗都是由內在昇起的,既然是內在昇起的,就是是自己的一部份。
會追尋意義感的人多少會為自己帶來某種程度的混亂,在生命早期就能接觸這件事是好事
,當你有了孩子,你會抓著孩子當作浮木以迴避無意義感,當你步入中老年,你沒有足夠
的力量直視這份無意義感,人生本來就有「路線」上的分岐,依據這些分岐使我們有「狀
態」與「結構」上的差異,因為課題的不同,所追求的結構與狀態也應該不同,新時代重
視「狀態」,傳統則很重視「結構」,但是我們應該把「路線」也加進來考慮,狀態只能
是高高低低的,除非你有個穩定的結構,從狀態走入結構除了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大概沒
有第二條路了。
※ 如果你有研究占星或人類圖,內在真相對應到人類圖的61閘,占星則是魔羯的壓力原
型,你可以參考參考,不過參考參考就好,不要勉強,最後還是得回歸自己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