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探索] 頭薦骨療癒法推薦

作者: Imbufo ( )   2020-05-22 22:36:11
※ 引述《mondo123 (:D)》之銘言:
: 大家好 最近有看到頭薦骨治療的介紹
: 覺得很有興趣,但是是在國外
: 不知道台北有沒有推薦的頭薦骨治療師
: 想預約試試看了解一下
: 感覺偏身心靈所以來這個版上問
: 如果錯版還請告知,謝謝!
剛結束個案,被朋友告知說有這篇文章,於是想上來分享一些東西。下面只會打一些
關於頭薦骨這門療法的一些資訊,也會跟Newage有一些關聯,就當留個紀錄。
頭薦骨(也譯作顱薦椎或顱骶骨,craniosacral therapy)起源於史帝爾(A. T.
Still)的整體觀。與當時主流醫學相反,史帝爾認為人應當是一個整體,而不是一
塊一塊地分開來看。由此開始,史帝爾發展了目前主流醫學的其中一支支派:骨療學
派(osteopathy)。然後,蘇德蘭(W. G. Sutherland)和貝克(R. Becker)讓整套
架構系統化。
基本上,所有的頭薦骨執行師都同意骨療學的觀點:要從一個整體來看人,不能只是
分成一部一部來看。
頭薦骨目前可以分成幾個支派:機械式(biomechanical)、生物動能,以及顱薦整
合(cranio-sacral integration)。國內比較常見的是前兩者。機械式頭薦骨(較
常翻譯成顱薦椎,被大量運用在物理治療)會傾向以不同部位的連動性,來決定治療
的方向。所以機械式頭薦骨算是頭薦骨取向裡較偏向病理-去病化的取向。
生物動能式的頭薦骨(BCST)會有完全不同的工作風格。
BCST 的執行師同意,也會大量依循整個存在的原則,以及胚胎的體現規則來運作。
人在受精時發生點燃,如同冒出火花一般照亮整個受精卵。這個最初的火花點亮了生
命,讓存在開始活耀。我們的每個細胞,裡面都存有整個生命的設計藍圖,於是,受
精卵會先開始細胞分裂,成為桑葚胚,接著三個胚層,接著器官與組織一個接著一個
依序形成,然後出生。
BCST的執行師相信且認同,我們一直都帶有這套存在的藍圖,而且生物動能力 - 一
股永遠運作在系統表相之下的一股維續力 - 一直都在運作著。換句話講,健康一直
都在。
然而,這股力可能會因為種種的因素而受到限制、緊縮、侷限,這些限制包含但不限
於:
- 物理性損傷,比如摔倒、跌坐
- 組織的記憶性,比如開刀時被切割的記憶
- 強烈衝擊的擠壓,比如車禍的撞擊
- 某個強烈事件的情緒固著,會殘留在情緒體
- 某個固化的頑固認知
- 出生時種種的創傷,比如產鉗、吸盤、產道強烈擠壓、出生困難
- 胚胎時期繼承而來的低存在感
- 臍帶過快被剪斷的驚嚇殘留
- 長期壓力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
- 不同部位的彼此補償
- 關節受損造成的疼痛移轉與慢性發炎
對於系統來講,它最主要的傾向,是維持整個系統的一致。而當任何外力進入,不管
是情緒、強烈印象的事件,或者某種受傷所帶來的外力,對系統來講那都是多餘的外
力。這些外力可能被消融,但是也可能殘留在身體中。於是,身體會選擇在維持整體
最大平衡的前提下,會把這股外力包起來,殘留在身體的某處。
系統了解如何將外力包住,以維持最佳的平衡。好消息是,身體也知道該如何依序消
除以往存下來的外力。系統知道那個順序是什麼,知道該如何開展。有經驗的BCST執
行師,能聽從身體的訊息,並清楚辨別不同的手感。並依循身體所需要的步調,來逐
步使得身體有系統、架構的開展。
開展的過程,可能會有諸種舒服或不舒服的感受。然而,身體有系統的開展,並不代
表會有好的感受或不好的感受。所謂好或壞的感受,那是我們喜歡或不喜歡,覺得這
個感受舒服或不舒服。不過一個感受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它會不會變化,以及怎麼
變化。
BCST的執行師,不會聚焦在症狀上。症狀是一種判斷的標準,可以提供執行師某些訊
息。但當我們聚焦在症狀上,試著解決某些症狀的時候,其實正是把注意力投注在這
個症狀上。這不僅可能會放大這個症狀,也可能只是治標不治本。
舉例來說,假設有人右邊骨盆被撞,並且造成外力殘留在骨盆中。一段時間之後,由
於身體的連續性,導致左邊的肩膀偏移。而左邊肩膀的偏移,又連動到蝶枕關節(
spheno-basilar joint),導致SBJ有一個right-side shift。而頭部SBJ的right-side
shift,又可能再導致肩膀往右偏移。
所以在這個假設的例子裡,可能出現的表現是偏頭痛、肩頸痠痛,但實際的原因卻來
自於骨盆。
不過這門工作偏身心靈嗎?
應該說,這門工作是一種不斷將所有系統中的層面:筋膜、組織、肌肉、骨骼、體液
、神經、情緒、心智、脈輪、潛意識、原型,等等的所有層面達成一個完整的平衡。
這門工作依循著整個宇宙的運作之力來工作。執行師需要的是臨在,是維持一個護持
而寬廣的場域,也是在與對方互動的過程中不過度涉入,給予對方的身體足夠的自由
好表達它自己。而最重要的是,執行師需要臣服,需要讓身體完成它自己需要完成的
工作,執行師只是透過自己的臨在,形成一種外在而中立的支持。
身體會有它自己今天想開展的層面,想要工作的進度。可能一次個案中,身體只想做
一點點,而且做完很不舒服,但下一次卻突然有大幅度的開展。
但我不知道什麼叫做身心靈的工作,基本上,就只是把這篇文打下來,留個可參考的
資訊。
作者: borntoeat (外星來的)   2020-05-22 23:00:00
推推大軒
作者: chaos0807 (Simon in Love)   2020-05-22 23:57:00
有沒有這麼專業!
作者: RLH (我們很近也很遠)   2020-05-23 01:32:00
作者: highjack (我要消除十行方塊)   2020-05-23 04:41:00
必推
作者: chaos0807 (Simon in Love)   2020-05-23 09:29:00
屬不屬於身心靈要看每個人對於「身心靈」的定義。但我覺得這篇好美。。。
作者: obawen (景安非)   2020-05-23 16:33:00
專業推
作者: terey ( )   2020-05-23 20:54:00
哇!看完更想嘗試了
作者: chaos0807 (Simon in Love)   2020-05-24 00:22:00
我也是。。。看完好心動
作者: a22732 (ψ(‵▽′)ψ)   2020-05-24 00:33:00
看完很想嘗試+1,想問頭薦骨跟SRT該怎麼區分跟選擇?
作者: chaos0807 (Simon in Love)   2020-05-24 00:43:00
板上有一篇:療法的差別
作者: jellicolin (綠豆椪)   2020-05-24 14:03:00
遠距頭薦骨!好想知道是怎樣的過程~ SRT跟頭薦骨真的是很不同的切入點,其實不必硬要擇一,都做也很好這篇很精彩,謝謝原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