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已經晚了一年了~
可是看板上好像沒有這篇文(如果已經有了的話還請版主整理掉)
所以貼上來分享
原文連結
http://batcave.com.tw/?p=3133
DGA Quarterly 克里斯多夫諾蘭專訪
比起數位,他更喜歡膠捲,他只用一台攝影機拍攝,而且他不相信3D。導演
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多夫諾蘭)在2000年以成本僅四百萬美金的獨立電
影Memento《記憶拼圖》讓全世界認識他。2002年拍攝Insomnia《針鋒相對》
後,Warner Bros.(華納兄弟)選擇將重任交給這位年輕的新銳導演,希望他
能重新讓蝙蝠俠系列電影復活。2005年《蝙蝠俠:開戰時刻》、2006年《頂
尖對決》、2008年《黑暗騎士》、2010年《全面啟動》讓諾蘭躍升為好萊塢
大導演。
Q: 你什麼時候發現執導電影會是你畢生的職業?
A: 說真的,我一直以來都在做電影,從來沒停過,從小時候就拿我爸爸的
Super 8相機拍攝Stop Motion(逐格動畫)影片。我一直都喜歡玩攝影,但我
並沒有就讀任何攝影學校。大學時我是主修英文文學。我用自己的錢,和幾
個朋友,拍了第一部短片Following《跟蹤》。當時我們都各自有自己的全職
工作,所以大概都是每個週末見幾次面,每次拍攝個15分鐘左右。1998年的
時候我們帶著《跟蹤》參加舊金山影展,而Zeitgeist Films拿下了我們的代
理權,這對於我後來拍攝《記憶拼圖》來說幫助很大,那是第一次有人願意
付我錢當導演。
Q: 比起就讀攝影學校,你認為自學有什麼優勢?
A: 能夠以很原始的方式去瞭解攝影的一切。我對於攝影的所有細節很有興趣
,因為我必須一個人包辦許多事情,包括剪接、錄音、配音等等。我自認為
自己是很幸運的,因為我大概是少數現在還是用Steenbeck平板車來剪接影片
。用平板車對我來說,我必須瞭解所有必須放入膠卷的元素,這些都是很有
價值的知識。你永遠不會學到很多事情,如果你不是因為好奇而做。
A: 你是個忠實的偵探小說迷,而這些小說也常常利用時光的穿梭來敘述故事
。這是你電影中非線性的剪接手法的靈感來源嗎?
A: 有些作品影響了我。我在16歲時讀了Graham Swift(葛蘭史威夫特)的小說
Waterland(水之鄉),小說中大量的運用了中非線性及平行性的時間軸。
Alan Parker(艾倫派克)的《迷牆》以及Nicolas Roeg(尼可拉斯羅吉)的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天降財神》也一直深刻的烙印在我腦海。在Pulp
Fiction《黑色追緝令》上映前,我有先拿到劇本,而我也認為Quentin
Tarantino(昆丁塔倫提諾)這部作品相當精彩。
Q: 你經常提到說Blade Runner《銀翼殺手》是你最喜歡的電影,這電影哪個
部分吸引你?
A: 小時候看電影時,你會慢慢瞭解電影的製作背後。就像其他人一樣,一開
始你會認為電影都是演員自己拍的,台詞也是自己想的。小時候看Alien《異
形》和《銀翼殺手》時,我知道這兩部電影裡面的演員不同,場景不同,故
事不同,但是就是有某種強烈的關聯性。答案就是導演,Ridley Scott(雷利
史考特),我記得我當時就是因為這點,所以就決定了這是我想要做的工作。
《銀翼殺手》電影裡的氣氛對我來說也很重要,你可以感受到在電影畫面以
外,真的有一個這樣的虛構世界。我一直將這點牢記在心,每部電影應該擁
有自己的一個世界,一個有自己合理邏輯的世界投射在觀眾的眼裡,並讓觀
眾感受到在他們看到的畫面外,是另一個世界。
Q: 在你早期的作品中,劇本、攝影、剪接、場景設計都是你一人包辦,唯獨
你從未當過演員,你都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演員們一起工作?
A: 我會試著將他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他們,但這不代表一切他們認為
他們自己所需要的。對於每個演員都不一樣,但我都會讓他們工作的舒服,
我都會試著將他們最好的一面都表現出來。有時你可能會聽到有些導演會讓
演員感覺不舒服,但我會讓演員們有種他們要自己去探索某個場景的感覺。
我的叔叔(John Nolan)是個演員,他出現過在我幾部電影中過。當我在拍攝
《跟蹤》的時候,他有教我一些演技方面的要點,也給了我幾本
Stanislavski(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書,其中一本是An Actor Prepares(演
員的準備)。
Q: 拍攝早期的作品時,你有從演員中學到什麼嗎?
A: 拍攝《記憶拼圖》時我學到了許多,其中我很堅持的是,不管演員一幕想
要重拍幾次,我都讓他們拍。扣除掉場景佈置、燈光佈置、攝影機設定等等
的時間,讓演員多拍幾次其實根本不會耗費多少更多的時間。《記憶拼圖》
其中有一幕重要的場景是Carrie-Anne Moss(凱莉安摩絲)將Guy Pearce(蓋皮
爾斯)上衣脫下並看見他身上的刺青。拍攝的當天,這部電影的資助人來到拍
片現場,站在我的身後看我拍攝。拍了一幕後,我認為拍的很不錯,我也知
道時間不夠了,我就問蓋皮爾斯說他是否覺得這幕拍的OK,但他說不,應該
要再拍一次。當下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做,我應該讓他們重拍這一幕嗎?還
是應該不要超時,直接拍攝下一幕了?後來我還是讓他重拍一次,而重拍的
那次就是電影裡所使用的,而且比之前拍攝過的,甚至超越我想像的還要好
。所以現在,如果演員跟我說他們可以做的更好,我就會讓他們重拍,因為
根本不會花多少時間。
Q: 從成本4500萬美金的《針鋒相對》,到成本三倍的《蝙蝠俠:開戰時刻》
,這樣的躍進是什麼樣的感覺?
A: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經驗是否和我類似,但對我來說,從和朋友一起小成本
拍攝《跟蹤》到現在劇組成員有上百人,這有點像是在學游泳。不管水多深
,你不是繼續游下去,就是淹死。《針鋒相對》到《蝙蝠俠:開戰時刻》最
大的差別就是場景變了大的許多。拍攝《針鋒相對》時認識了場景設計師
Nathan Crowley(納坦克勞雷),他做過了許多大型的場景設計,所以我找了
他來幫忙設計《蝙蝠俠:開戰時刻》。這是我第一次拍攝大型特效的電影,
但電影的本質不變,我還是一樣站在現場,試著想像整個場景呈現在電影螢
幕上的樣子。
Q: 同一幕你不喜歡拍很多次,你只在動作場景安排電影拍攝程序,你不用鏡
頭列表,而且大場面你都只用一台相機。當你沒有這麼多鏡頭的選擇時,你
如何剪接?
A: 其實我大部份的作品,劇本都是平行性的動作場景或是鏡頭角度的轉換而
已。例如我的兩部蝙蝠俠作品裡,動作場景其實都是平行的剪接,意思是,
雖然拍攝的方式很簡潔,但是很有效率。因為並不是同一個場景需要很多鏡
頭,而是整個劇本的流程中,我已經有很多鏡頭可以選擇使用了。我並不會
想要讓這過程更加複雜化。
Q: 這樣的意思是你可以剪接的更迅速嗎?
A: 像剪接《記憶拼圖》的時候,我都會剪接每天拍攝的畫面,一天大約都會
剪出30分鐘的鏡頭。在剪接《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時,我一天要剪三天份
的拍攝畫面,大約一個半鐘頭的鏡頭。坐在剪接室看這些所有的鏡頭並且挑
出最好的真的是很累,而且有許多許多的鏡頭,要選出最好的也是個難度,
但我有個相當棒的剪接師Lee Smith(李史密斯)。
Q: 為何會偏好只使用一台攝影機拍攝?
A: 動作場景我會用多台攝影機,但所有比較戲劇性的場景,我只用一台攝影
機。原因是因為使用多台攝影機會讓使人對於畫面上的劇情分心,剪接上也
會更難處理。
Q: 不用電影拍攝程序記事板和鏡頭列表,你要如何記錄這一切?
A: 全部都記在我的腦子裡,我一直都是單純依賴著頭腦直接想像每一幕場景
。我可以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在我腦海中剪接著每一幕場景,一幕一幕剪
到電影結局。每天看完當天拍攝的畫面後,我就會牢記住並且開始在腦子裡
剪接。所以真的到了剪接室的時候,我就可以很清楚的跟我的剪接師說我要
如何剪接某個場景。
Q: 你和你的專屬攝影師Wally Pfister(華力普菲斯特),和Steven
Spielberg(史蒂芬史匹柏)一樣是最後一批還是使用膠卷拍攝的電影工作者,
為何這種舊式的媒介如此吸引你?
A: 這10年我一直承受外界壓力要我開始轉為數位拍片,但我一直不懂為什麼
。使用膠卷拍攝比較省錢,畫面比較漂亮,這科技也維持了上百年,可靠度
也相當高。老實說,應該是和一些廠商對於更換成數外拍片所牟取的利益有
關。我從來沒拍過數位影片,十年前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而我只是延續了傳
統繼續使用膠卷拍攝。除非以後有了更好的理由讓我改用數位拍攝,但目前
,我還沒看到這個理由。
Q: 你有想過和電影業界或是其他導演分享你的想法嗎?
A: 這一段時間來我都不談論關於這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所以這沒什麼
問題,只是我的選擇也許有絕種的可能。所以上個聖誕節前我才邀請了許多
導演來觀看使用IMAX拍攝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序幕影片。我希望他們
可以看看IMAX的淺能,因為我認為IMAX是我看過最棒的膠卷媒介。我想表達
的是,有些人可以選擇用數位拍片,但我希望繼續以膠卷拍攝,我只是不希
望有天膠卷不再被使用。當我比較數位輸出的影像和膠卷/IMAX底片,數位的
影像品質還是不及膠卷。
Q: 和35mm及65mm攝影機比較起來,IMAX的優勢在於哪邊?
A: 我們使用65mm拍攝了《全面啓動》幾個場景,效果滿不錯的,而且還能加
入音效。IMAX的底片尺寸是65mm的三倍大,影像品質是大大的躍進。拍攝《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時,有一幕是在華爾街,當時鏡頭捕捉了一千個臨時
演員,你可清楚的看見每個人的面孔。
Q: 因為你拍攝電影的內容,許多人也許會認為你用了大量的CGI(電腦特效)
,但你通常都是使用模型和攝影機本身的特效,你什麼時候會用CGI呢?
A: CGI是個能夠達到許多特效的工具,但我認為電腦動畫跟攝影是完全兩回
事。不管電腦動畫做的多精細多逼真,如果你沒用攝影機拍攝任何畫面,看
起來還是動畫而已。電影特效有兩種目的,一個是讓觀眾感覺他們看到的畫
面沒有任何瑕疵,另一個是讓觀眾知道這部電影砸了多少錢做這些特效,這
對我來說完全沒興趣。我們會試著將一些動作場景使用CGI,將一些場景的小
細節,例如將鋼絲從畫面移除等等的。CGI必須是輔助原有拍攝畫面的工具,
如果大量使用CGI的話,會有損壞該畫面或是整部電影的可能,所以必須小心
使用。
Q: 也許是你電影中最有名的一幕,《全面啓動》中在旋轉的飯店走廊那一幕
,你並沒有用綠色布廉(CGI)拍攝,為何會選擇使用這種傳統式的方法拍攝?
A: 我ㄧ直都是Stanley Kubrick(史丹利庫伯力克)的2001(2001太空漫遊)忠
實粉絲,我對於他在片中讓太空人360度的自由走動相當驚艷。當你發現他的
拍攝手法時,你會更為驚嘆。我一直都想嘗試看看,而《全面啓動》給了我
機會,這也讓我完成了一個心願。這種大型的真實特效還是拍攝這一幕最好
的方式,真的很有趣。
Q: 說到電影技術的改變,有沒有任何壓力要你將《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以
3D拍攝?
A: 如果拍成3D的話,華納兄弟會很開心的,但我跟他們說我希望電影整個風
格可以延續前兩部蝙蝠俠,而且我也希望能更進一步的推廣IMAX。我認為3D
的影像規格太小,3D本身就是一個誤導,膠卷拍攝出來的東西本來就是3D的
。實體鏡的3D特效只是讓觀眾看到不同角度,這些比較適合用於電動玩具之
類的科技上面,但電影上我還是認為不適合。我比較偏好讓整個影像完整的
呈現在巨大的螢幕。我們測試過3D,但3D往往還是會將畫面濃縮成小小的影
像框架呈現在你的眼前。對於《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以3D拍攝,我絲毫沒
有考慮。
Q: 關於電影的影像及風格,你認為在你的作品中你有自己的一貫風格嗎?
A: 我對於電影的觀點很強調,不管是拍攝時或是寫劇本時,一切都是觀點為
主。如果我不知道這一幕是從哪個觀點探討,我就無法剪接這場戲,也無法
自然的拍攝。我曾經嘗試用長鏡頭拍攝,將畫面重點集中,甚至用上多台攝
影機,這些效果都不好。好玩的是,剛剛討論到3D,其實我拍攝構圖的方式
很適合轉成3D,因為我都將立身其中的攝影機視為場景的一部分。我不用伸
縮鏡頭,我不用鏡頭伸縮的功能更改構圖,我們都是移動相機達到不同焦距
的效果。我的電影裡一貫都會有個鏡頭是攝影機在某個角色的正後方,隨著
角色走入一個房間。對我來說,跟著角色走進電影的世界是個很重要的觀點
。
Q: 你和一些AD(導演助理團隊)共同合作過許多次了:Nilo Otero、Richard
Graysmark、Greg Pawlik,你對於他們的期許是?
A: 我認為AD必需將所有場景上需要的東西都準時的準備完成。除了上廁所,
我幾乎是不離開拍片現場的,我一定都是待在攝影機旁。所以我需要AD幫忙
維持片場所有的秩序。因為我使用一台攝影機而且我喜歡迅速的完成拍攝,
我需要我的AD確保現場沒有開機的手機之類的。
Q: 你的另一個特別的風格就是你不用第二個導演團,尤其以你電影的規模大
小,為什麼你會選擇不用呢?
A: 這樣說好了,如果有些鏡頭不需要我這個導演在場執導,那我為什麼還需
要當導演呢?就算是一個小鏡頭,例如一個手腕上的手錶的鏡頭,和一千個
人在街上奔跑的鏡頭,在電影螢幕上呈現的尺寸跟重要性都是一樣的。許多
動作電影都會在動作場景派第二導演團拍攝,那這樣的話你為什麼要拍動作
電影呢?當然也是有許多導演這麼做,而且做的很成功,每個人的作法不同
,但我堅持自己對於拍攝電影的觀點。
Q: 大家都知道你在拍攝現場工作的速度很快,通常一天你會希望能拍幾個鏡
頭?
A: 很多,如果以一台攝影機拍攝的方式來說,我記得有一天拍《記憶拼圖》
時,我們一天就拍了53個鏡頭。雖然那時後是趕時間,但這也激勵了我工作
上的效率。我喜歡工作的腳步很快,我不喜歡有天在片場而卻沒什麼事情好
做,但這是很少見的事情,通常都是時間不夠用。
Q: 你也從不重拍一些鏡頭,你要如何避免需要重拍?
A: 我從不重拍,最終一切都是在剪接部分完成,就是每天跟我的剪接師一直
想辦法剪到最完美。我寫劇本時都會多寫許多東西,所以最後剪接時我會有
很大空間可以刪掉一些不必要的畫面或是對白。妙的是,有時候同一件事情
講三次,觀眾不一定會懂,但說一次的話就懂了。對我來說,很長的剪接時
間,是為了簡潔明確而剪接。
Q: 最後一件事,你的許多導演同事們,都是穿休閒服搭配棒球帽工作。而你
經常都是穿黑色西裝在片場,為何會這樣的打扮?
A: 哈哈,我以前唸的寄宿學校要求我們都要穿制服,而我也習慣穿著外套上
到處都是口袋的外套。這只是我很習慣的穿著,我比較不太去想我的裝扮,
我只是覺得每天穿類似的衣服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