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ohfulow (ohfulow)》 之銘言:
:
: 剛開始的時候很有航海的風味。越到後面越在陸地上打,簡直不是海賊了吧?到底關航海
: 什麼事,很明顯是山賊王,而且感覺越來越不知所云了,整部漫畫不知道在講什麼
雖然原文內容毫無可取之處,
但畢竟「說是海賊結果都在陸地上打」這種離奇的言論三不五時就會看到,
藉此機會還是來回一下。
海賊兩字的意義,
當然不可能單純指只在海上劫掠的盜賊,一上岸就要換名稱,
海賊哪裡有錢搶哪裡,本來就時常會上岸擄掠,
尤其是那些侵擾州郡、攻打官府的,
反而更容易被官方文字記載下來。
這邊列舉一些歷代史料,隨便搜尋就有:
《後漢書》
海賊丁儀等萬人據吳。
海賊丁義欲向郡,郡內驚惶,莫敢扞禦。
《三國志》
海賊郭祖寇暴樂安、濟南界,州郡苦之。
海賊胡玉等從匏里上掠取賈人財物,方於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不敢進。
永安七年秋七月,海賊破海鹽,殺司鹽校尉駱秀。
《舊唐書》
(乾符二年)四月,海賊王郢攻剽浙西郡邑。
《舊五代史》
(乾祐三年)八月,時海賊攻州城,州人禱於神,城得不陷。
《元和郡縣圖志》
晉安帝時,海賊孫恩至丹徒,戰卒十萬,率眾登山,鼓譟動地,引陣南出,欲向京城。
《國朝典故》
(嘉靖二十九年)漳、泉海賊勾引倭奴萬餘人,駕舡千餘艘,
自舟山、象山等處登岸,流劫溫,台、寧、紹間,攻陷城寨,殺擄居民無數。
《明清史料己編:浙江巡撫蕭起元揭帖》
(順治七年)八月初七夜四更,有海賊上岸攻打甚急,隨即分付各兵加意防守。
因此可以得知,
從古至今,中文裡所謂的「海賊」
本來就是經常上岸的一夥人,
平常來往於海上,以海港海島為據點,
除了劫掠行船、侵擾沿海民居,有時甚至會佔據城池、攻殺官吏。
如果單純從現今字面上的解讀就認為海賊只有打海戰的才算,
卻不顧歷史上的實際意義,
那就本末倒置了。
當然,即使上岸屬於海賊常見的行為,
也不代表所有海賊都一定會上岸,
其他像是在大西洋上截擊寶船的加勒比海盜之類,也是屬於海賊的形象之一,
如果說只有某地區某種模式才是真正的海賊,其他的都不算,
那顯然有失公允。
因為中文的史料比較容易搜尋,所以我這邊只列了中國所稱的海賊,
如果放眼世界歷史,想必會有更多樣的案例。
然後還可能有人要說「明明是海賊卻沒有搶東西」,
這同樣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從宋明以來便史有明文,海賊和民眾不一定是對立的。
沿海地區居民本就多有和海賊往來者,
會進行私下交易,
甚至給予資源補給、作為海賊的耳目共同防範官兵。
這或許是源於政府對貿易需求的打壓所致。
再回過頭來講海賊王,
可以看到尾田對這一點早在第一集就說得很清楚了:
https://i.imgur.com/KoGKDRm.jpg
https://i.imgur.com/B44trcT.jpg
尾田明確寫道,
海賊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有著各式各樣的特色,
而且也特別提及他最喜歡的維京人就是屬於會進入內陸打劫的類型。
再看看海賊王漫畫內容,
從第一集魯夫從海上率領克比乘船而來,
進攻斧手蒙卡的海軍要塞;
再到後來攻打司法島、推進城、海軍本部等等政府機關重創守軍,
這些行動完全符合所謂的「海賊」
更別說是攻打其他海賊的據點了。
我個人是覺得漫畫創作本來就沒必要符合現實中的狀況啦,
不過海賊王甚至連現實的範疇都未曾超出,還要質疑他不像就有點苛求了。
綜上所述,結論很簡單:
上岸打陸戰本就屬於「海賊」自古以來便有的行為,
而且尾田也明白海賊的多元性。
如果還要以此來批評「ONE PIECE裡的海賊不像海賊」
恐怕是相當狹隘且不符事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