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赤板拉麵吃那不值190的晚餐時,
右前方來了兩個中年婦女,一人帶一個小小孩。
兩個小孩都很小,女生大概四歲吧,男生大概兩歲,
可是,那兩個“媽媽“看起來卻有35-40歲,甚至可能不只...
到底是“媽媽““保姆“還是“阿姨““阿媽“....勒?
不過,也不是這麼重要就是了。
開始吸引我注意是因為,比較小的那個小男生
不停拿桌上的調味料罐敲桌子,在沒什麼人的店裡面顯得格外刺耳。
吵的我食也無味。
好不容易她們的麵也上了,小男生被抱回娃娃車上,停止了吵鬧,
卻突然聽到另一個媽媽罵小女孩的聲音。
猛抬頭一看,不只是罵,那個媽媽還拿著折起的可能是廣告單的紙
往小女孩的小手臂揮了好幾下,邊揮邊罵。
原來是小女孩一開始說要喝湯,結果媽媽吹好了湯給她又不喝。
揮了幾下還不夠,過了兩分鐘,似乎是同一件事,
媽媽又直接用手揮,不是怎麼用力,但感覺的出媽媽的怒氣,
以及那種不顧外人的眼光,執意要壓逼小孩聽她的那種意念。
這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小孩子不都這樣,一下想這個,一下想那個?
我覺得,常常在外面看到別的媽媽教訓小孩子,實在是很不恰當。
雖然小時候我媽在外面管教我的方式我一點都沒記憶了,
但是我確定我老媽是不會這樣動不動就拿起身邊的手帕、紙條、甚至用手
往我身上揮。
至少我不記得我小時候常常活在媽媽要打我、媽媽在生氣的恐懼中。
真是非常慶幸。
某個名人,余美人還是誰,談到她教養孩子的方法,
她說任何時候,都可以跟小孩講道理。到目前為止,大多都得到了好的結果。
就拿這個不喝湯的小孩的例子來說好了,
我想,用她的方法,她會給小孩兩條路選,
小女生可以不喝湯,但是之後要喝湯要自己說,自己吹,媽媽不負責,
或是現在把湯喝下去,之後不想喝就不要喝。
讓小孩有所選擇和判斷的空間的時候,小孩子通常能夠選一個折衷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做父母的真的要想清楚自己身為父母對於小孩子的影響有多麼大
一個不會控制怒氣的父母,很有可能會帶出不會控制怒氣的小孩。
而從小活在爸爸媽媽會生氣的環境之中的小孩,不是容易唯唯諾諾,
就是容易成為對別人發怒的小孩。
其實每次看到小孩吵的要命,我就超討厭的,才不想要生小孩勒!
可是以後有小孩的話,我一定要好好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