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eter308 (pete)》之銘言:
: 如提 假設把政治面的所有阻力拋開
: 台灣舉辦奧運 實務面 技術面上可不可行?
我們先別談亞奧運這類最大型綜合運動會的項目跟規模有多少
這邊先舉個例子來跟分享 我們先看不可能被排除舉辦且廣受歡迎的「足球」一項就好
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 決賽:台北田徑場(容量20000人) 且當時因舉辦田賽過後草皮非常差
預賽:迎風"河濱公園"足球場(沒有固定觀眾席)
2017年台北世大運 決賽:新北市新莊田徑場(預計增建後為22000人)
預賽:新竹縣立第二體育場(整修中 容量未知)
輔仁大學體育場(容量未知)
長庚大學田徑場(容量未知)
vs對照組:
2014年仁川亞運 決賽:仁川文鶴競技場(容量50256人)
預賽:仁川足球競技場(容量20300人)
華城體育場(容量35270人)
高陽體育場(容量41311人)
安山體育場(容量35000人)
仁川南洞橄欖球場(容量5078人)
2016年里約奧運 決賽:馬拉卡納體育場(容量95000人)
預賽:阿維蘭熱奧林匹克體育場(容量46931人)
米內羅體育場(容量64000人)
新水源體育場(容量55000人)
巴西利亞國家體育場(容量72888人)
先不論軟體 我們單論硬體 除了觀眾席人數達不到要求外
仁川跟里約的上述場地除了5000多人的橄欖球場是為了亞運新建的以外
其他所有場館都是該國現有場館(意思就是不用再徵地、花大錢建新的就能給大賽使用)
兩國的場地也都是全部使用天然草皮 符合國際足球大賽常規
而我國台北世大運似乎已預見未來無法維護好草皮 甚至打算四個場地都使用人工草皮...
這在世界大型賽會上仍屬罕見
更別說賽會舉辦後 韓國巴西的場地都有職業足球隊當做主場使用
(即使是那個5000多人橄欖球場 目前也變成女子職業足球隊主場)
至於河濱公園拿來當比賽場、練習場 那個草皮平整度有多悲劇我就不多談了
簡單歸納台灣的問題:1.現有場地有哪個符合舉辦國際一級賽事標準?
2.如果沒有,新建場地的土地哪來?要蓋到離主辦城市多外圍?
3.新建後的場地在亞奧運後能妥善被使用嗎?還是一堆蚊子館?
以上,光一個必辦、且還算重頭戲的項目 不知道有沒有回答道你問的「可不可行」?!
: 還是有什麼先天上可能會克服不了的問題?
: 大家能否討論一下?
: 畢竟台灣說小也不算小 基礎建設也很完善
: 要舉辦奧運 是不是其實是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