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it.ly/3kVBzmB
04:10 2021/03/09 工商時報 李娟萍
2021年以來台股漲跌波動大,避險用的期貨交易格外火熱,
截至3月5日止,台灣期貨日均量高達187.5萬口,較去年
全年日均量139.3萬口,成長約34.6%。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
8日指出,未來只要交易日均量達111.4萬口,樂觀預測今年
可再次突破3億口,並力拚去年3.4億口的歷史天量。
吳自心分析,今年以來期貨交易量大增逾三成,主要是因為
指數位處高檔震盪,大小台指期貨日成交也雙雙爆出大量,
台指期貨截至3月5日止,日均量23.6萬口,較去年日均量
成長24.7%。
小台指期貨至3月5日日均量34.7萬口,較去年日均量成長
41.6%。另外,今年的個股股票期貨交量量也急遽成長,
截3月5日,日均量達到23.4萬口,較去年的日均量10.5萬口,
成長122%。
其中,台積電小型化契約2月1日上路後,大型台積電股票期貨
(2,000股標的證券)日均量15,878口,小型台積電股票期貨
(100股標的證券)日均量3,977口,在個股期貨中相對熱絡。
凱基期貨研究員施冠宇說,近期因美債殖利率飆升,美國科技股
和半導體族群表現弱勢,連帶影響台積電表現,台積電從開春
迄今,已經下跌了超過10%,而這也凸顯小型台積電股票期貨的避險功能。
以8日股票期貨成交口數排名來看,小型台積電股票期貨
已躍升到第14名,相較於剛上市時的第24名,大為進步,
主要即是因為現股下跌,零股交易的投資人在無法當沖下,
可用小型台積電期貨避險,以致於小型台積電成交量持續攀升。
此外,期貨商也認為,逐筆交易制度在去年3月現貨市場上路後,
對期貨交易量也有推波助瀾之效。逐筆交易創造了現貨及期貨
市場的同步成長,一樣的交易機制,讓交易人更好操作避險、套利等
相關交易需求,應是台灣期貨交易量持續成長的原因。
去年因新冠疫情爆發及負油價等黑天鵝事件,台灣期貨交易
在3月13及18日,分別創下309萬5,068口、318萬2,159口大量,
今年3月是否再創交易新天量,值得留意。
===================================================================
所以三月又要有特殊事件來衝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