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出靜音棉版本好讀
https://vostroman.pixnet.net/blog/post/354914677
電腦組裝機殼的儲存裝置,這十年來有著巨大的改變
從 SATA 3.5 / 2.5 一路到現在的 M.2
傳統的 3.5 HDD 裝機需求上已經逐漸減少中
機殼趨勢取向也由以前的4大3小或5大4小
慢慢的變成0(無5.25)大2最後走成2小3.5兩個或一個
目前1-2千架未等級機殼大多都只能裝2最多3顆HDD
3.5 HDD 的需求也漸漸變成移轉到 NAS 或 DAS 上
還是得多付出購買裝置NAS或 DAS或外接盒的成本
由於內接應碟操作存取的需求仍然存在
一旦有多數超過四顆硬碟需求+大容量的需求
DIY PC機殼就相當難找了,也漸漸變成了小眾市場
全漢 CMT370 算是為了解決硬碟黨的需求
以及能迎合主流裝機規格而誕生的
規格尺寸︰
6.3 公斤
長度48CM寬度22CM高度48CM
內建 120mm 4個風扇
最多可安裝達10 顆3.5機械硬碟
塔散可容納高度為 16.5CM
水冷支援後12或上360 240
樸素的紙箱,可惜支語沒有更正過來(機殼)
https://i.imgur.com/vOaSfVa.jpg
有內建 Type C Gen1 前置,之一賣點 2022 中階機殼標配
https://i.imgur.com/njVIJLG.jpg
螺絲另外附贈專屬的配件盒
https://i.imgur.com/DygWOyL.jpg
ATX 尺寸前面全網孔設計
https://i.imgur.com/ZbZ997O.jpg
無線材連接可快拆面板
https://i.imgur.com/sD4xO1w.jpg
還有一層磁吸+螺絲固定的濾網,連同前面的面板雙過濾
https://i.imgur.com/thtW7iD.jpg
上開濾網設計可以安裝12X三風扇或14CM雙上抽以及240 360等水冷
https://i.imgur.com/VXwbTWM.jpg
左右兩側無光透測 + 進氣開孔
https://i.imgur.com/aRNp0Bd.jpg
https://i.imgur.com/zOwB9zz.jpg
免工具螺絲固定設計 + 不掉螺絲
https://i.imgur.com/IAu5ulG.jpg
上置IO右側配置 (開關/重置/耳機麥克風/USB3.0 Type A X2 + TypeC)
https://i.imgur.com/EnieV4F.jpg
Type C 內接速度 Gen1
https://i.imgur.com/KXPDIlr.jpg
內部結構,可拆卸硬碟架6個
有預留約五處的穿線空間
PSU 倉上面為網孔可以另行加裝風扇
https://i.imgur.com/XDSOcdK.jpg
連同背面硬碟架+2.5托盤進去
安裝總容量最多可達 6+3+1 共10顆 3.5
https://i.imgur.com/rHNGemV.jpg
https://i.imgur.com/54NPI95.jpg
電源倉下置開孔設計
https://i.imgur.com/DfXdgdX.jpg
塔散可容納高度為 16.5CM
https://i.imgur.com/kzMTybZ.jpg
底部為長條形簡單過濾網
https://i.imgur.com/wueIZps.jpg
音響風格設計底座
https://i.imgur.com/n76lsC1.jpg
實際測試4顆全上倒是沒有聽到震動或共振的聲音
因為預設側板都沒有鋪設靜音棉,對於噪音更要求的玩家
可以透過鋪設側板靜音棉來改裝達到更安靜的效果
而3.5硬碟散熱則是依靠前面的三顆風扇進氣
近幾年的 3.5 硬碟技術也有進步沒有像過去的這麼熱
https://i.imgur.com/JWbfYRO.jpg
CMT370 安裝心得
https://i.imgur.com/h1hICf8.jpg
通路售價約 2K 有找不算太貴,主要是給多硬碟裝機的玩家需求
但仍然有一些裝機條件妥協,像是顯卡不能超過28CM以及前面不能裝冷排
但相對來說算是這幾年比較少見的設計,適合自組NAS或開農場使用
對於 HDD 需求的玩家來說已經相當足夠,假設一顆買到 20T 乘以 10 顆也已經有 200TB
如果能推出靜音棉或上蓋無孔版或者MATX的,可以滿足更多不同需求的DIY裝機HDD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