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iu2007 (薯)》之銘言:
: 雖然說這個好像太早了
: 但我真的很想知道這一部以虛淵為號召而橫空出世的作品
: 到底該怎麼定義成功與否?
: 看票房?
: 看觀看人數?
: 知名度?
: 得獎?
: 衡量的指標是什麼?
: 要各要多少才算是滿足成功所定義的標準?
: 畢竟劇情、操偶、特效等等的都算偏向主觀因素
: 而網路上的正負反應又不好統計
: 就算真的統計了也可能只是水平面之上的表像
: 不知道在評斷一部影視作品的成功與否是如何評斷的?
讓戲偶這個元素打入海外市場就算成功了
這齣戲我認為霹靂的重點該放在 戲偶的可能性上面
動作 格鬥 偶本身的美 等等 都可是賣點
戲偶這個媒介一旦打開 以後很多作品改編就不見得要用動畫或真人 戲偶可成為一個選擇
例如 最近日本很喜歡改編漫畫成為電影 可是有些作品日本堅持原作 真人化結果就是怪
但如果換成戲偶 不和諧的感覺或許就能減少 (巨人 火星異種 暗殺教室 神劍)
其實不見得日本 歐美的奇幻小說 甚至哈利波特 我覺得都有辦法透過布袋戲演出
所以要說成功 我認為讓戲偶這個媒介變成一種可以選擇的方案就是成功
另個成功是對國內布袋戲的刺激
劇本方面 基本上撇開霹靂本身劇本的品質不談 要打到國外市場 勢必要磨合
磨合過程中 霹靂本身也能學到一些新的事物(分鏡 文戲 故事發展等)
過去黃家的成功就是把西洋電影 或武俠電影的創意融入布袋戲 發展出新的東西
霹靂也好 天宇也好 金光也是 一直都有突破
若能直接跟外國文化接觸 面對國外觀眾的挑戰 或許是一個更大的成長機會
最顯而易見的 有看報導 霹靂原本想把重點放在特效 但日本方卻想要看戲偶的動作
這就是一種觀點的刺激
最後是賺錢 (對霹靂來說或許是最重要的)
傳統的布袋戲原汁原味是需要靠$來幫忙的 尤其在台灣賺錢的都是非傳統布袋戲
其實台灣本身有很多走傳統的劇團 算是被歸在文化團體吧 (霹靂比較像商人)
很現實的 台灣就連金光這麼有名的布袋戲 銀彈也是不夠 何況傳統劇團呢?
我認為霹靂該做的事是透過知名度發揚布袋戲 賺了錢後 再用錢來維護傳統的部分
讓傳統表演方式不要失傳 我不知道有沒有啦 但我認為霹靂自己是要有傳統表演的團才對
看是跟黃俊雄家族企業一起也好 或自己企業扶植也好 應該要保留這塊
甚至扶植其他傳統劇團也沒關係
就跟電影一樣 靠成人片和娛樂片的資金 來拍一些比較小眾的藝術片 或劇情片
傳統文化是要花錢維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