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過各位砲火猛烈的批評後,我想提出我個人的看法
編劇群想嘗試雙主線的走法,如同當初在魔戮血戰的雙主線
這個大膽的嘗試就目前來說不能說是失敗,倒是很多以前潛水的道友紛紛出現
我不知道這些道友們是不是如我每個星期三購買正版光碟片還是每個星期三晚上下載BT
我會做出這樣的質疑就是當你們在觀看劇情這麼久了,不可能不知道三弦為主的編劇,
向來都是埋梗埋得很深,當然現在三弦總監因為家事必須分神,但他的實力還是存在
對於元邪皇這個收法好或不好,見仁見智,對於從黑白龍狼傳開始看起的我來說
這一條東瀛線開在這個時候,是一種重新溫習黑白龍狼傳的開始,當然偶變多了是好事
但是同時也挑戰了跟我一樣從黑白龍狼傳一路走過來的老戲迷
這個挑戰是把整個當時沒有交代的故事做了一個故事的延續,這個讓我一開始看得很掙扎
跟諸位道友有一樣的想法,特別是風間烈的老爸死而復生這個設定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是從東瀛線的開端可以看得出編劇群跟大俠想要把劇情做水平式的展開,當故事慢慢地
移轉到東瀛線的時候,海境線的突兀與尷尬一直存在,我必須說大俠很有勇氣這樣玩
一方面海境線帶出來的三王之亂與鰭鱗會,這對於長期收看金光的我來說,就像參考了
唐朝的玄武門之變,唐隆之變,會看得不耐的各位道友推論是因為故事太過扁平,人物刻畫
不夠立體,印象不夠深刻,一個攝政的未貴妃被一個皇二子,皇四子小屁孩耍得團團轉,怎麼
看都覺得很有問題,但穿插在東瀛線的中間看起就是很怪,怎麼樣把這兩條雙主線纏繞,
就會變成編劇群跟大俠最主要的問題,也造成今天眾多帶風向的道友們批評的原因
這個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像是魔戮血戰的編寫方式又不盡相同
海境線其實很好看,至少當多出了一個鰭鱗會之後,故事可以描述得更加完整,分兩條主線
去欣賞的話,海境線寫得不差,畢竟要每一集都要撼鐵對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我們已經
熟悉的人事物轉變成類似單元劇的方式播出,老實說讓故事怎麼說得更完整會比單一集中
在已經演了數百集或數千集以上的人物而逐漸僵化來得更為重要,這是喜歡看金光的原因
讓俏如來變成路人甲,讓故事焦距鎖定在海境主線上,不論是夢虯孫,狷螭狂,未貴妃或者
在海境中的每一個角色,才是真正海境線的故事人物,不再是我們熟悉的俏如來,這個編寫
方式應該是特別有用心去規劃,至於怎麼收線就是繼續看下去就對了
這次的貼紙有40集,上次已經打破布袋戲長久以來的慣例,所以這次不會去期待東皇戰影
是不是到了40集會有一個甚麼樣的大轉折或者固定要收誰領便當,看了好幾部智者的劇情
,換換江湖為主的口味,就目前為止的劇情來說,不算太差
同樣的在風間烈的東瀛線,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去做編排,應該到了某個階段還是會有類似
赤羽信之介的人物跑出來,把故事寫得寬廣,人物角色變多了,對於未來的金光是有幫助的
不要小看了大俠的決心,他是從三個人一張桌子開始做起,有現在這個規模他應該很不滿足
因為他想做得更多,就算三弦總監現在分身乏術但是他還是戲劇總監,我對金光團隊很大的
信心,我還是會繼續買片看下去,這是我對於目前版上討論的看法
謝謝各位道友花時間看完 大叔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