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hitePope (白教皇)》之銘言:
: 這個版用 Palmar Drama 為英文版名,但用 Palmar Drama google 一下,會發現只找得
: 到ptt相關的連結。可見世界其他地方沒人用這個詞來代表布袋戲。
: 國外一些地方也有用手操作布偶的文化,我曾在西班牙街頭看過,一個舞臺,然後有人
: 在後面操作布偶演戲,有口白也有音樂。基本上和布袋戲沒兩樣。(不過西班牙的舞臺
: 比較小,大概只能有一個人在後面操作)
: 這裡可以找到很多國外布偶戲的照片。
: https://www.alamy.com/stock-photo/glove-puppets.html
: 最後就是,他們叫這種布偶戲為 glove puppetry, 維基百科布袋戲英文頁面也是用
: glove puppetry.
: 且台灣布代戲的英文新聞,用的是也是 glove puppetry.
: Bringing new life to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 theater with passion and
: creativity
: https://www.taiwannews.com.tw/en/news/3265579
: 所以版名是不是要正名為 glove puppetry?
關於這項議題,小弟有著這樣的疑惑:
直接以劇種「原名」去向外國推廣不是更能代表該劇的起源、
演出特色以及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譬如歌仔戲(Taiwanese Opera)還是平劇(Peking Opera),
這兩者的英文翻譯除了翻出有跟歌劇一樣的說唱表演成分外(但並不足以代表該劇),
前方的地名就只是表明劇種的發源或是活躍地區罷了,看不出其他意義。
想像一下今天你是個從未接觸過相關文化的洋人,聽到(Taiwanese Opera),
腦裡想的畫面會不會更有可能是一群臺灣人(也可能是泰國人)在舞台上演西方歌劇。
相反的,日本能劇(Noh)的英文翻譯就只用純音譯去表示而非(Japan Opera)。
當然日本原本就有羅馬拼音可以標示,所以遇到要轉英文就直接以羅馬拼音轉換,
方便又省力,不用去想著還要怎麼去翻比較合英文的解釋。
但這樣反而保留了能劇原本的音及義。
而我們現在也有漢語拼音能用,怎就不能仿效日本直接以漢語拼音標示,
如此更能有效地讓外國人理解代表我們的東西其中所隱含意義不是嗎?
回到布袋戲。
不論是目前的版名(Palmar Drama),還是(Glove Puppetry),
都只是以西方文化的概念強加到我們的漢文化中,
它只能解釋布袋戲基礎的演出形式並無法表達出其中的意義,
它倆甚至已無法詮釋現今為推廣布袋戲主力的影視作品。
另外原PO文者在推文回應裡說道:
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布袋戲好嗎?
上面不就貼連結給你看西班牙的布袋戲?有舞臺、口白、操偶師,
這和台灣布袋戲有什麼不一樣?
你該不會以為有動畫特效,會發氣功才叫布袋戲吧?
個人認為這想法並不妥當,要真是這樣小弟是不是也能說歌仔戲跟平劇,
甚至是舞台劇還不都是一個樣,都是在戲台上表演?
每項劇種除了演出形式以外,更重要的是它還代表了其中的文化意涵與精神,
也以此影響了表演的方式及細節,並不是形式類似就說兩者是相同的東西。
但原PO倒說中了一個點,就是聲光特效發氣功這樣的表演方式,
的確是一項足以代表現今臺灣布袋戲且非常重要的特色(也因此有了金光戲的別稱),
這是外國那些布偶戲所沒有的,更遑論影視作品還會製作專屬配樂以及更加炫目的動畫
特效,甚至還會改良偶身去做出更加精彩的表演。
布袋戲演進至此難道真的還要以(Palmar Drama)或是(Glove Puppetry)
這樣一個外文名詞去詮釋嗎?
或許有人會說了:「布袋戲」這詞以現今來說不也是已看不出來其影視作品的特色嗎?
「布袋戲」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一項傳統技藝表演,
從以前廟會的野台戲就看著它(我承認那時其實都是為了撿糖果),
直到上了電視進化到能看見以往在野台戲所看不到那精采奪目的聲光及運鏡效果,
後來甚至還可以推出電影攻進戲院。
如今已成長茁壯至能夠推向國際並合作推出作品,
讓外國人更能接受並了解到臺灣還有一項傳統技藝是能夠如此的轟動武林,驚動萬教!
而這項台灣特有的傳統技藝除了─布袋戲(BUDAIXI),
沒有其它稱呼更能夠代表其中所蘊含的意義以及傳承了。
要是有天在搜尋引擎打上「BUDAIXI」,
搜尋出來的結果能夠都是關於臺灣布袋戲的外國新聞,
以此與外國布偶戲做區分,不也算是一種揚名國際的方式。
(是說打完這段的當下試著搜尋這關鍵字,
發現早就有以此名當作布袋戲譯名的報導與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