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L7JsjwT ]
作者: blackillidan (太極前殿) 看板: historia
標題: [轉文]李若庸、為信仰而戰?從三十年戰爭的定位談
時間: Thu Apr 2 21:01:24 2015
各位晚安。這篇文章是去年2月27日,李若庸教授在師大歷史系的演講。題目
是「為信仰而戰?從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定位談起」。趁連假貼上來給大家
參考。
原文連結如下:
http://ppt.cc/X3g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2014/2/27
題目:為信仰而戰 從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定位談起
地點:師大歷史系視聽教室
講師:臺北大學歷史系主任 李若庸教授
一、師大歷史系陳秀鳳主任開場
李教授是台北大學歷史系教授與前主任。特別研究英國都鐸王朝與宗教改革的宣
傳、近代以前歐洲強權等題目。
二、李若庸教授主講
李若庸教授先解說三十年戰爭的來龍去脈,接著探討這是不是一場宗教戰爭。本
篇側記附有李教授提供之ppt,並依李教授期望,只保留ppt文字部分。學科中心在此
表示感謝。
李教授這場研習談論三十年戰爭的大背景、定位問題與宗教改革,以及上述問題
還有多少研究角度。
傳統研究將三十年戰爭分成四個次戰爭,劃分依據為哈布斯堡家族輪流跟誰對打。
一、波希米亞-帕拉希尼戰爭(The Bohemian-Palatinate War,1618-1623)
1555年奧古斯堡條約後,神聖羅馬帝國內確立「教隨君定」的原則,這算部分的宗
教寬容。波希米亞王魯道夫二世(後成為神聖羅馬皇帝,皇帝在位為1576-1612年)准許當
地貴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馬蒂亞斯繼任其兄,給了更多自由空間。之後換斐迪南(虔
誠的舊教徒),因此當地出現衝突。
事情引爆點為(第二次)布拉格拋窗事件。聯軍選出新的波希米亞國王腓特烈(新
教),新教聯軍在白山之戰被打敗。因此波希米亞控制權、腓特烈的老家都被哈布斯堡
家族控制了。原則上戰爭暫時結束。
二、丹麥荷蘭(下薩克森)戰爭(The Danish–Dutch War,1625-1629)
荷蘭重啟對西班牙的獨立戰爭,並得到丹麥王支持,在北日耳曼開啟第二戰線。丹
麥王領導新教聯軍,但被華倫斯坦打敗,退出。
三 瑞典戰爭(The Swedish War,1630-1635)
瑞典為何加入這場戰爭?第一個原因是先前的勝仗,使哈布斯堡家族勢力北上,進
入波羅的海。第二為神聖羅馬皇帝斐迪南二世於1629年頒布《歸還詔令》。頒布《歸還
詔令》的原因是已經經歷十幾年的戰爭,各地產權、治權都因此大變。皇帝下詔規定一
切產權、治權回歸至1555年的狀態。這對新教徒很不利,因為他們許多地盤是在1555年
奧古斯堡條約後搶到的。因為以上兩點,所以瑞典出場。瑞典王古斯塔夫(北國之獅)橫
掃全日耳曼,得到空前勝利。雖然如此,他仍然戰死了。因此瑞典的局勢開始走下坡。
最後日耳曼諸侯們聯合皇帝對抗瑞典,這段戰爭又暫時告一段落。
四、瑞典法國戰爭(The Swedish-French War,1635-1648)
瑞典雖然開始不利,但尚未退出戰局,法國在李希留控制下加入戰爭。最後1648年
法、瑞獲勝。
講完戰爭的過程後,李若庸教授開始帶領以下思考:前面傳遞的訊息很有限,我們
該如何理解這戰爭?次戰爭的數目也是可以變的。雖然時間順序有梗概,但為何規模如
此?戰爭的遠因呢?
要了解這些問題,必須從歐洲史的脈絡以及這個時代的衝突入手。
接著李老師依序提出傳統與新穎的解釋。
傳統的解釋:一是為宗教而戰。二是日耳曼內部的媒體戰。
李教授指出,為宗教而戰的論述,可以用早期現代「信仰組織化」所帶來的「結構
性的不寬容」來理解。原本教派之爭只是單獨個人的爭吵。在1517到1618這百年中,人
群開始會跟同信仰的人結合、組織,所以才會變成一群人對抗另一群人。人們也因此對
自己相信的事物越來越強烈,也對不同意的東西越來越不接受。這就是結構性的不寬容。
所以組織化同時造成信仰的標準化,各教派越來越強調本派的標準禮儀。
不管路德、舊教或改革教會,都說自己是邁向基督教真理的唯一正確道路。既然都
強調正確又唯一,就代表每一派都完全不能接受其他教派並存。這是同一宗教的理解衝
突─誰對基督的詮釋正確?大家都主張自己是唯一正確的繼承者,否定其他團體有存在
的必要,所以會打起來。
從奧古斯堡條約(1555年)到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期間,歐洲到處打仗,反而
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相較和平(因奧古斯堡條約之故)。此條約為之後兩個世代的日耳曼
世界避免了橫掃西歐的宗教戰爭。
那為何後來日耳曼地區的和平消失呢?原因有二:喀爾文派違背包容、舊教不接受
異端。
以上兩者都對雙信仰系統表示質疑,因為當時其他國家都不接受這種事,卻只有神
聖羅馬帝國接受雙信仰(路德派與舊教)並存!對這兩派來講,這實在是一件奇怪的事。
原本以尼德蘭為中心的喀爾文國際主義逐漸變成新教國際主義,喀爾文開始跟其他新教
派系結合了。所以以腓特烈(喀爾文派)為領袖對抗皇帝。1608年就出現新教聯盟。信仰
喀爾文的波希米亞暴發衝突後,就呼籲所有反舊教勢力集結。事情因此鬧大。
媒體也是戰爭激化的原因。三十年戰爭也是傳單戰。在宗教改革早期就有單頁傳單。
這種傳單夾帶圖像與文字,讀者就算不識字,看圖也能猜到在罵贖罪券。三十年戰爭繼
續用傳單宣傳此時戰況,大家往往宣揚自己的勝利是上帝的旨意!這讓人們相信自己是
對的。所以媒體的加料,促使大家繼續關注、投入。
事情為何在1618年暴發?1517年路德進行抗議,所以1617年大家進行「宗教改革周
年紀念」(Reformation jubilee)。這次周年慶舉行很多天,順便大力宣傳、講道,使舊
教新教都注意到此事。薩克森慶祝得特別賣力(因為當年薩克森選侯保護路德)。
但對舊教來講這是挑釁。Jubilee這個字在宗教上,是教皇才能用的。Jubilee這個
紀念最核心的特色就是販賣贖罪券。結果新教徒自己弄了個「冒牌」的周年紀念,而且
這個紀念不是用來慶祝耶穌誕生,而是慶祝路德對贖罪券的攻擊!所以教皇貴格里十五
世(Gregory XV )下令進行反周年紀念,要消滅異端。所以在1618年的前一年,雙方都已
經摩拳擦掌了!
瑞典有類似現象。1630年是奧古斯堡宣言的百年紀念(不是1555年的奧古斯堡條約。
此宣言於1530年的帝國會議通過)。1629年皇帝又頒布《歸還詔令》,所以新教無法忍
受。就在這時候,瑞典王在1630年加入戰局,因此新教當時把他當作救世主。但其實新
教選侯們並沒有邀請瑞典王加入!所以選侯們不喜歡他,可是手下信新教的人民喜歡他,
選侯們只好加入瑞典王的陣營。
所以1618與1630年的兩場百年慶祝,促使戰爭繼續打下去。
但這真是一場宗教戰爭嗎?
宗教戰爭之名出現在教廷外交文獻上。但若以宗教解釋,有侷限性。一開始這就不
是兩大陣營對抗,而是三大陣營。溫和的路德派,被迫在激進的喀爾文派與舊教皇帝中
做選擇。路德派雖是新教,但政治態度上卻是忠於帝國的。所以路德派的信徒,在兩方
陣營都有人。而所謂的新教聯盟,其實在一開始就分道揚鑣了!
為了避免局勢惡化成宗教戰爭,薩克森選侯一直沒有加入聯盟,並說波希米亞只是
純政治問題。薩克森選侯一直居於調和角色,並未一直站在新教或皇帝陣營。就連被宣
傳為新教救世主的古斯塔夫,也從未說自己是為宗教而戰。他其實是為了建立哥德王國
而戰。法國更是攻打同屬舊教的神聖羅馬帝國,為何?法國想搶舊教世界的領導權。
所以這個戰爭從來不是兩大陣營對決。法國加入戰爭,與「信仰錯誤」的瑞典合作,
就是濃濃的政治考量。雖然當時爭論時也會提到宗教,但當宗教與政治相衝突時,政治
考量其實遠超過宗教。
從政治來看,這可說是場建國戰爭。不是國家間的衝突,而是不同政治陣營與理念
的衝突。在此之前,形成一個國家所需要的進一步的組織化已經出現。但至宗教改革時,
對於歐洲該有幾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領域如何?都還有待決定。結果戰爭打完後,這些
問題都解決了。
所以這場戰爭可說是關鍵的測試,用以決定大致上國家的數目與幅員。同時也存在
兩種國家概念與型式,這兩種概念型式也在戰爭中互相競爭。(大一統vs各自分立)
第一種是全歐洲做一個國家(A state for everyone)。
這種理念來自羅馬帝國的遺產-大一統的帝國夢。歐洲的政治統一奠基在基督教王
國/帝國/君主國等概念之上。代表的是一種普遍/全面主義傳統,這仍是當時政治的理
想型態。依據當時位階秩序概念,歐洲政治金字塔頂端只能有一個。所以一個多政權/
權威的狀況,代表失序。
哈布斯堡家族身為擁有皇帝頭銜的繼承人,並且統有半個歐洲,所以試著利用這個
優勢建立一個統一歐洲。也因此大家(歐洲)都在反抗這家族。
查理五世就想當這種「普世君主」。他宣傳西班牙是歐洲的頭,波希米亞是心臟。
他死後分為兩支的哈布斯堡家在1617年再次結盟,以對抗波希米亞/尼德蘭的分離問題,
並對抗法國之挑戰(法國也認同這種普世君主概念,差別在法國不要哈布斯家族領導)。
以哈布斯堡家族來看,這場戰爭就是顛覆此結構(哈布斯堡家做普世君主)的戰爭。
第二種是與此同時,在歐洲出現的多元/複數國家系統(a plulistic state system)
。複數國家系統是一種由下往上的國家形成方式,主要由貴族階級所支持。他們身為某
地區勢力代表,往往支持這種建國運動。波希米亞貴族長年享有自主權,因此不喜歡哈
布斯堡家來控制他們。所以拋窗事件代表他們想反抗統治者的權力,奪回自己的主權。
因為他們是一群人,所以建國後就算是君主制,也是王權較弱的半君主制。而要脫離哈
布斯堡家只能透過戰爭,所以對他們來說,這是場建國戰爭。
另外,經濟為何可以支撐三十年的戰爭?
華倫斯坦用傭兵打仗。有時薪水發不出來,就用第三方資金做信用借貸,甚至到時
仍沒錢,就准許傭兵用搶劫當做薪水!所以人民死的最慘。
三十年戰爭也是軍事史的題材。以前打仗動員一萬人就是很大的數字,這時每個勢
力都能出動一萬以上的軍隊了。新軍制訓練來自奧倫治的沉默的威廉。火槍使用也需要
更精確的行伍運動(訓練靈感來自古羅馬帝國的練兵書)。古斯塔夫就是當時把這種戰術
用的最好的,所以橫掃日耳曼。常備軍也漸漸出現了。
同時三十年戰爭也造成嚴重的社會破壞,這也是社會史研究的題目。
最後是李教授認為仍然可以宗教改革的面向進行的研究:
1神學本身的討論。
2傳布(怎麼傳布的)
各地政經狀況與接受度有關。有時是官方政治推動。他們用什麼媒介作宣傳?後續
影響改變哪些社會狀況?這是社會史的研究內容。比如瑞士就變成不可以在教堂禱告了。
因為喀爾文派認為那是舊教的神祕主義。而修道院被解散後,原本救濟貧困的工作由誰
接手呢?
3牽動社會的其他面向。
路德說大家平等,因此農民很高興地起事了。結果路德說平等只是救贖機會平等。
上帝創造出的是有位階的社會,所以大家還是繼續當農民吧!
4宗教戰爭
5天主教會的反應與海外傳教
三、 問題與討論
1 請問這與民族國家有沒有關聯?英國扮演什麼角色?我看了一些書,說格勞秀斯與自
由主義有關,(注1) 請問這與三十年戰爭有何關係?
答:我對民族國家的研究不深。後來有人提出想像的共同體的概念-民族是被建構出來
的。在16世紀的德國,民族仍不是打仗的重要原因。百年戰爭常被當作民族國家的例子。
確實16世紀有些民族國家的影子,但這與19世紀的民族國家仍有很大距離。
英國宗教改革的狀況很複雜,也有點偶然。因為亨利八世之兄亞瑟死了,才意外造
成後來英國宗教改革。英國的特色是國王強力地由上往下推動,不同於路德或喀爾文。
也因此英國變成唯一單純新教國家,後來不知不覺地變成各國新教信徒的希望,希望英
國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好。但英國對清教徒的鎮壓仍讓一些人失望,所以後來有五月花號。
關於自由主義。洛克是清教徒,當時許多自由主義者或多或少與清教徒有關。清教
徒認為人與上帝的距離沒有那麼遠。所以清教徒在政治體制上,比教傾向共和制。而君
主制比較接近舊教概念。所以我們若仔細檢驗早期自由主義者的信仰,可以發現大部份
有清教徒成分。所以這可解釋,為何在那個大家流行君主制的時代,會有一些特立獨行
之人主張共和制。
2老師剛剛提到歐洲有大一統對抗各自國家的概念。請問現在歐盟是否又是大一統思想
的復辟?
答:這兩個傳統仍皆存在於歐洲。有些人仍認為歐洲是一個整體。有趣的是,經濟上的
同盟是很好的理解方法。有些人甚至認為光經濟整合不夠,要往政治結合前進。但也有
人很反對。英國就反對加入歐盟。英國反對歐元理由之一是,以後我們的紙鈔上就沒有
女王肖像了!女王肖像代表英國特色。所以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3美洲白銀在這場戰爭有何影響?各個打仗的政治主體,財政問題怎麼解決?
答:白銀大量進入歐洲,為此時歐洲帶來物價革命。西班牙白銀大量付給傭兵當薪水,
因此影響歐洲物價。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因此倒楣,物價暴漲,最後變成國王與國會衝突。
怎麼解決?各有方法。借款、開拓經濟商業(荷蘭)、向第三方借款都是可行之道。
但我對此缺乏研究,只能講一點點。所以這也是可以研究的方向。
4若想研究西洋史,應有什麼態度條件?
答:興趣、想像力。因為距離遙遠,文化有差異,需要一點想像力。最大障礙是語言。
我很鼓勵大學生學習拉丁文,因為歐洲主要語文都來自拉丁文。越近代越不需要拉丁文,
但拉丁文還是有幫助。我常說學不會拉丁文就無法跨越英吉利海峽進入歐陸。先把拉丁文
學好,對學習歐陸各國語文都有幫助。
注1: 筆者推測,提問者指的也許是楊昆,〈淺談格勞秀斯和洛克自由主義思想的異同〉,《
魅力中國》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