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狀況
http://imgur.com/zNJMBSr
1936年 戰爭之路 德國開場
之前曾意外嘗試到發現德國有機會拉美國入軸,因此這次一開局就很努力對美國刷存在
感拉關係。
基本方針與開場設定
「部長設定」
http://i.imgur.com/WVjsXnN.png
國防部長 亞爾馬沙赫特 +10%IC
安全局長 魯道夫迪爾斯 消費品需求-10%
情報局長 卡爾 馮 舒伯特 陸軍情報局+30%
開場到41、42年都在種田,相關事件「同蘇聯瓜分波蘭密約」不選、「波蘭但澤」
不拿,為了後面隔離蘇聯埋梗以及避免史實開戰,資源產區、工廠區都衝頂基礎建設但
不蓋工廠。然後大量生產民兵師(我戲稱填洞師)右方波蘭國界線上塞滿對等抗衡的數
量,馬奇諾防線也要安排一些,但主要用步兵師,不然開戰後時間拖長那邊會一票人,
民兵師擋不住。
心得
種田期間對美國猛刷存在感,關係上200滿之後等美國拉干涉主義到可以入聯盟就開
始狂送邀請就會入盟了,如果可以的話真的要盡早,因為如果有好戰度似乎不能拉。
德美軸心在還沒開始與同盟交戰前不錯用,重點是「戰前不錯用」,一來確保資源不匱
乏、二來可以交流科技,但是一旦開戰德美雙方就好笑了 _(:3 」∠ )_
同時德美軸心還有兩件事情要注意,後述,一個跟史實有關,另一個跟貿易問題有關。
一旦開戰就是儘速對波蘭包餃子,但是不要殺到跟蘇聯土地併接,對波蘭方針很簡單,
所有部隊包餃子殲滅,之後全線退守讓波蘭吃土地使德蘇之間有間隔,但不需要太厚,
然後把波蘭IC、基建炸殘,東部方面就僅需要放民兵擋住就行了,也因為波蘭的幫忙
東部人民不會聽到烏拉了(蘇聯不會宣戰)
之後就是專心全數調動「犯左線」了,馬奇諾防線不用推,但可以的話基建炸殘,在照
史實從荷蘭、比利時入法國,應該也花不了時間就可以打完了,我自己是全併吞不開維
祺法國。但此時可能就會發現到美國取消跟你之間的貿易了,因為...被加拿大吃掉了
(((゚Д゚;)))
因為第一次拉美入軸忘記北邊還有一個加拿大是同盟國,壓根沒想過會發生這種事情,
而且很詭異的就是美國在我吞了法國之後居然還是沒產多少兵力,之所以詭異是因為開
戰後美國進入戰爭狀態IC就解放了,不知道那些IC幹啥去了。
但這時美國的優點就來了,一堆拉哩拉雜的勝利點加拿大不會吃,最後就剩海島跟巴拿
馬運河,但人生就是有很多BUT,這就是德美軸心第一個問題
緊急內閣會議
戰爭!
日本 對 美國宣戰
(((゚Д゚;)))
沃草,這下挫賽了,是的,我忘記拉日本入軸了。這時候我就決定登美洲了。在辛苦一
段時間美國再次復國後,大概也因為被加拿大併吞這恥辱經驗存在之故開始生產三軍了
,後期相當給力。
而基本上我幫美復國甚至變成「真。北美合眾國」之後,就無壓力了,閒閒吃英國、搶
南美,隨後打日本,最後吞蘇聯,而這時候美國給力一堆沒搞頭的土地美國全幫我拿走
了,過關~
關於德美軸心的貿易問題在於,開戰後好戰會飆高,然後因為美國的...史實設定的吧,
一旦好戰升高,交易比例就會衝到不合理程度,想換也沒的換了。
最終心得是這是個有點找麻煩的輕鬆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