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
昨天聽了板上許多建議後,重開一句平等目標的日本幕府,一路改革跟工業發展也很順利,雖然後面忘了升級軍隊被法國強佔九州只好棄檔就是了。
但這邊在玩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想請教。
在工廠或這是原料產地時,可以改為鐵路運輸或者是改良生產方式去減少勞工數量。
但是勞工數量減少不就代表失業人口會上升,那這樣改良生產方式是要等救濟金政策啟動後再改,還是說人口不夠時再改?
像這種減少勞工數量的生產方式具體上有什麼優點?
感謝。
作者:
kayoko (kayoko)
2023-03-27 12:34:00工資太高可以省工廠成本,更多人力=可以蓋更多工廠
原來如此,但要是自耕農跟失業人口還很多的話,有必要減少勞動人口嗎?還是單純為了增加工廠毛利就直接改生產方式去減少勞動人口?
沒有吧 日本 大清這種人口大國 我都沒在蓋那些四國 北海道會考慮
作者:
ZirconC (Zircon)
2023-03-27 13:25:00落後的生產技術需要大量勞力,生產成本也比較高, 價格在國際市場就沒有利潤如果想要防止失業以工代賑,以大量的傳統工業創造就業市場維持社會穩定,恭喜進入清末保守派的思考領域,可以參考古人八卦版的英軺私記
作者:
GKKR (台北村一輝)
2023-03-27 14:59:00因為生產技術進步,同樣人口可以支撐更多工廠,然後你就需要跟歷史一樣,去替你的工廠找原料與市場
其實到後期還是會有人口缺口,若果沒發動二戰的話...